TCL重组显山露水
http://business.sohu.com/
|
|
TCL重组初露端倪
不是飞利浦,不是索尼,外界猜议甚久的TCL合资重组案终于初露端倪:3月15日,TCL集团将由有限责任公司变身为股份有限公司,随新TCL一同登台亮相的还有三个外方新股东。
它们的名字是:南太电子有限公司、GP电池公司、奇胜工业公司。
事实上,早在1个多月前,股权交易就已经悄然完成。2002年1月25日,南太在美国披露,以12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TCL集团6%的股份,让出股权的是原TCL集团第一大股东————惠州市投资控股公司
。
此前10天,新加坡上市公司GP电池披露,已与奇胜工业公司————二者均为香港金山工业公司子公司———各出资4926万元人民币,分别从TCL控股公司————不是TCL国际控股————手中受让了TC
L集团3%的股份。
不过TCL却对此事秘而不宣,部分原因是TCL集团并非上市公司,没有法定信息披露义务,部分原因是此事牵涉重大。
3月8日,本报记者赶赴惠州,但TCL方面表示“无可奉告”。
据有关人士透露,TCL早在去年上半年就开始运作股份制改造方案,但事出机密,其操作人员全是集团高层而且被要求签了保密协定,所以,即使是TCL内部部长级层面,也对此事一无所知。
为什么是南太、金山
从去年开始,有关TCL集团的合资重组,便传闻不断,在坊间流传的各种版本中,其候选者多是飞利浦、东芝、索尼等著名企业,但底牌揭开却是南太、金山,这个结果令人惊讶。
南太,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代码:NTAI),根据公开信息,它在加拿大和香港全资拥有两家公司,另外在深圳也有两家公司。主要产品是电子元配件,包括移动电话使用的LCD模板、移动电话用电池以及掌上电脑、
电子字典等电子产品。2001年度,电子元配件这块占到整个产品份额的50%。
值得关注的是,TCL集团在南太的诸多客户———比如爱普生、佳能、东芝、爱立信———中排在首位。
另外,早在2000年10月,南太就与TCL有过股权交易,间接持有TCL(惠州)移动通讯有限公司5%的股份,南太自己也说,对此次增资TCL集团感到“非常满意”。
如此看来,南太与金山持股TCL集团是顺理成章的事。前者如前所述,早与TCL集团接触频仍,是TCL集团目前正在着力打造的旗舰————TCL移动通讯的重要供货商。后者,据GP工业的董事会主席说,“双
方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业务往来。”
从南太和金山这面来看,持股TCL集团是笔划算买卖,原因很简单,一者能够巩固二者的供应商地位,二者TCL集团日益强势,收益可观。
但是对TCL集团来说,这笔交易的价值却大可质疑。TCL移动通讯处于快速上升通道,需求量大,是各供应商紧盯不放的大客户,根本无须拿出12%的股权来巩固所谓的供应链。
以李东生之精明,会做亏本买卖吗?可以断定,选择南太与金山很可能只是第一步棋。
TCL的算盘
此次股权之变后,TCL集团的股东将增加至4个:惠州市政府、TCL内部员工,另外就是金山和南太。此前TCL集团的股权结构相当简单:惠州市政府持股58%左右;员工持股约42%。
股权之变酝酿已久。
广东和安徽是国有股减持的试点省份,而在惠州,当地政府的首个试点对象是TCL。
为此,早在去年,惠州市就专门成立了一家惠州市投资控股公司,专司TCL集团的国有资产管理之责。现任TCL集团副总裁郑传烈受命出任该公司董事长。惠州市政府减持股份是势在必行。
至于员工这块,亦存股票变现之心。众所周知,TCL成立之始系全资国有企业,但现在,员工持股的比例却高达40%,已经直逼国有股了。
这源于TCL集团从1997年开始实施的ESOP计划(员工持股计划),当时,惠州市政府和TCL的经营管理层签署了一份为期5年的“授权经营合同”,合同协议:如果TCL的净资产年增长率超过10%,其超
出部分,按照一定比例增发为股份,奖励给经营管理层,或者以优惠的价格购买。
这一激励计划收效卓著,1997年以后,TCL每年以超过50%的速度增长。连年下来,经营管理层获奖励和购买的股份据说超过6000万股,价值大概在6亿元以上。
但是,由于内部职工股不能上市流通,所以这些也仅仅只能算是“纸上富贵”。
TCL提出的目标是10年内达到1500亿元的营业额,而2001年的数字仅仅是200亿。
显然,TCL亟待涅 再造,郑传烈透露,TCL集团目前有20多个————包括高清晰彩电、高清晰显示器、PDA手机、信息终端、宽带接入、网络接入,以及物流和远程教育等———新投资项目正待审批,约需资
金20多亿元。
李东生自己也说:“TCL将从家电、通信制造商,转型为网络通讯商和服务商。 ”
这些都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
而整个集团上市被认为是有效途径。
阿波罗计划谨慎推进
但是,对于这一在内部被称作“阿波罗计划”的上市计划,李东生显然颇为谨慎。
此前,市场层面一度盛传TCL会与飞利浦、索尼合资。看上去,似乎也的确如此。比如,去年李东生亲自带队前往荷兰考察飞利浦公司,比如年前索尼赴惠州谈判。
但是,这一切在1月间戛然而止。
可以想见,以飞利浦、索尼在全球的地位,是断断不会接受持有6%股份的股权安排的,但是如果他们要求更多,则TCL不会答应。
原因很简单,1997年签的授权经营马上就要到期,如何保证对公司的控制权,以及保护为TCL立下汗马功劳的管理层的利益,是李东生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因此,最后,TCL只能暂时舍去飞利浦和索尼————之所以我们认为是暂时,因为并不能排除TCL实力壮大后与飞利浦和索尼合作的可能。
TCL的算盘是先上市,等实力壮大后再说,毕竟惠州市政府持有的国有股必须减持,而到那个时候,相信与飞利浦和索尼等的谈判筹码会更重。
这也恰恰是南太和金山折桂的原因:二者实力弱,便于掌控。
“1年内挂牌上市”
为TCL具体操作上市事宜的是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CICC),CICC是国内首家中外合营的证券公司,CICC的背后是大名鼎鼎的百富勤,在为中国企业进行国际融资方面极有经验。所以,有市场人士分析,
此次南太和金山受让股权,和CICC也很有关系。
现在,CCIC派有专人长驻惠州,帮助TCL进行股份制改造,以期以最合理快捷的方式实现TCL集团实现上市。“他们对如何在现行政策下处理员工持股相当精通,大家很愿意听从他们的安排。”TCL一位已经出
售了部分股份的员工说。
据说目前,CICC的派驻人员正在为TCL的高级管理人员做系统的证券知识培训,而在3月11日,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还来惠州,给TCL管理人员作了专题讲座。
郑传烈则透露,从股份制公司成立到TCL集团挂牌上市,时间可能都用不了一年。
知情人士透露,这个时间可能只需要3个月,6月中旬TCL集团有望在沪市挂牌。
■资料
关于南太和金山
南太电子公司,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代号:NATA),注册于英属维尔京群岛。
事实上,这家公司的运作机构在香港,而生产企业全部集中在深圳。
南太电子公司全资拥有两家子公司————南太电子(加拿大)公司和南太电子电器公司。其中,后者又全资拥有南太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南太最初仅是一家从事电子产品贸易的公司,1991年才在内地做OEM(贴牌生产),但它没有自己的工厂。直到1994年,南太才开始在深圳建设自己的工厂,而到了1997年生产线才运作起来。
南太的主要产品是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电子字典、计算器以及各种电子配件,包括移动电话使用的LCD模板、充电电池等等。它主要为佳能、爱立信、爱普生、夏普、联想等提供电子元配件及代工。
金山工业公司是香港上市公司,2001年度营业额为52亿港元、总资产约74亿港元,旗下有GP工业、金山电池、奇胜工业3家公司在新加坡上市。
|
2002年3月15日11:27 |
|
|
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