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深沪两市走势犹如水银泻地,表现极为疲弱。在新股按市值配售举措正式实施后,市场有按照100%的比例向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新股的利好,大盘不仅不涨,反而持续下挫,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是中签率低,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上的损失难以从新股配售中得到补偿。从近期新股市值配售举措实施以来的股票发行中签率看,精伦电子和黑牡丹(相关,行情)的中签率分别为0·05%和0·06%,这与以前的发行方式比较,中签机会并没有增加,反而降低了。这说明通过二级市场的市值参与新股配售给予投资者带来的实际机会并不多,更多的是政策和心理上的因素。更主要的是,投资者得不到实惠,反而要承担巨大的大盘下跌风险。以近期大盘走势为例,新股配售举措于5月29日正式实施,沪指5月28日收1558·52点,6月5日收1462点,短短6个交易日就跌去96·52点,跌幅为6%,而且不少个股的跌幅远远大于大盘的跌幅。像四川长虹(相关,行情)这样的近期强势股,6月5日的收盘价远远低于5月28日的收盘价。投资者在新股市值配售中得不到实惠,反而所持市值不断缩水,持股信心自然受到打击。
二是开户实名制及申购上限制约了机构投资者参与配售的积极性。近期发行的精伦电子、黑牡丹和华鲁恒升都规定申购股票的数量上限。以精伦电子为例,每个股票账户申购的上限为3·1万股,也就是说持股市值超过31万元的与持股市值等同于31万元的普通账户申购权力一样。另外,受相关政策规定,单一基金的市值申购上限也仅为3·1亿元。在实行开户实名制以后,消减了机构投资者从一级市场获得巨额无风险收益的机会,同时也制约了机构投资者的申购热情。没有机构投资者的积极参与,大盘何来走强的活力与动力?
三是扩容加速,使得利好效应大打折扣。新股配售政策实施之前,市场就担心因此会扩容加速。果然,市场新股发行明显加速,且不说老股增发这个变相扩容,短短6个交易日就有精伦电子、黑牡丹和华鲁恒升三只新股发行。而且扩容的量也在增加,从精伦电子的3100万股、黑牡丹的3800万股到华鲁恒升的6000万股。扩容加速不仅考验市场资金承受力,同时打击投资者信心,其配售利好自然大打折扣。
总的来看,新股配售是管理层为了在弱市背景下加速市场扩容而采取的,利好中本身就包含利空因素。如果属于强势市场,这种利好作用就会放大;而在弱势市场,利空因素就会放大,这大概是市值配售利好效应难以发挥的主要原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