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前期在1575点止跌后,在下调佣金的利好刺激下,延续了一周多的升势,最高曾见到1680点,后在4月11日开始遭到空方打压,并一路调整到现在的走势。笔者之所以用了“打压”一词,是从4月11日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有资金在做空,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对指标股,如中国石化(相关,行情)、宝钢股份(相关,行情)、招商银行的打压。缘何在管理层和各种媒体的一片“唱多”声中,还有资金非要把指数打下去呢?
回顾本次行情,其真正的起点应是1月23日,当天的巨量大幅上涨应是大资金有预谋的动作,后虽经1月底的反复,但随后大盘上涨20%多的行情说明了前期敢于介入的资金大大地赚了一笔。 但我们从期间基金公布的年报和一季度报告中可以看出,本次行情的主力不是基金这种公开化的资金,更可能是时下盛传的私募基金加上部分券商资金。这从本次行情的领涨股大部分为低价的问题股和最新基金持仓情况中可得出答案。
基金资金不去做垃圾股,也就失去了前期赚钱的机会。而且基金重仓股普遍滞涨,说明基金经理们没有主动发动行情的信心或打算。但各基金经理们从政策的变化中,明显可以感受到政策的温度,这从他们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普遍认为今年有投资机会可以看出来。但所谓的有投资机会绝不会是指从1600多点向上做,那样的空间太小了,大资金难以进出,获利空间太有限了。更重要的可能是,诸如基金这些正规军怎么可能去为私募基金炒起来的低价股护盘呢?既然不能从这里做上去,就必须砸下来。我们从近期指标股招商银行、中石化的盘面走势可以感受到什么叫“砸”,从B股的“有风就是雨”中也可以感受到什么叫“砸”。
目前看,空方的步调更一致,力量更大,显然占了上风。同时,在低价股上已经做高的资金也必然要寻求套现,起码是部分的套现,他们是绝对不希望大盘快速下跌的,而且有做多的政策作为保护,进行抵抗是必然的。所以,近期大盘调整的方式是以缓慢下跌的方式来进行。但其实从4月11日以后,空方已经占优,后市仅仅是速度快慢的问题,任何一次上涨其实是前期游资的一次出货,在大盘的下跌空间达到空方的预期心理位之前,他们反手做多的可能性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