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深沪股市,在16大紧张召开的当口,一路暴跌,市场总是这样不给管理层一点面子,好在中国股市早已经市场化,一般的没有什么特别引人注目的利好,对投资者已经失去意义,证券市场也不会轻易地对某一项利好抱太大的热情,就所谓“中长期利好”的QFII,尽管不断有市场人士在吆喝,这是一项中长期的实质性利好!!但是市场的唯一反应就是一个高开,然后持续地更加猛烈地下跌,事实上,投资者对国内股市的最大要求和期望与出台的利好并不相符,对机构投资者而言,在度过了一个寒冬以后,资产管理的资金往往是延期一年,但没有想到2002年还是一个持续性的弱市行情,资产管理的钱总归是要还的,各券商的经纪业务基本出现亏损,形势严峻于2001年,2002年自营业务保本已属不易,2002年的冬天更冷,对于大量的机构投资者而言,现金流的匮乏以及未来行情的不确定性,除了夺路而逃以外,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了,单一的私募基金,一年或者半年的展期,徒然增加资金成本,事实上,盘中不断地有股票在杀跌,说明年底的资金压力还是客观存在,外围资金的介入市场愈加理智,资金链的衔接往往成为一些经营不善的机构投资者面前的一座高山,除了减仓,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机构问题不是近期行情暴跌的唯一原因,市场信心的丧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利好的市场效应被市场为理解为逢高派发,利好的两面性也是投资者必须考虑的,以QFII为例,既然有QFII,就可能推出QDII,毕竟国内外股市的市盈率存在较大的差距,一旦QDII推出,象联通、中石化和其他H股的巨大股价差距,对一般投资者的吸引力将是巨大的,当QFII的利好成分已经被市场几乎充分消化,那么QDII的利空作用,市场影响就必然显现。
不是没有途径来解决股价太高问题,既然能够将非流通股以略高于净资产的价格卖给各种机构投资者(含老外),那么为什么不能将国有股的解决和股价的实际调整放在一个方案中呢,事实上,国内股市的近期暴跌原因就是对过高股价的一种正常价值回归,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如果能够用更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市场就不必用下跌的形式来解决,实际上,即使这一块股权不给二级市场上的持有者,卖给其他投资者的价位是一样。
综上,中国股市最大的问题就是,股价太高!目前去探寻何以股价太高已经没有意义,应该是如何用非市场的因素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否则,市场只能采用下跌的方式,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是非流通股流通比较可以接受流通,流通股已经跌到内涵价值可以抵御非流通股的冲击,那么股市要跌到什么地步?
股市,如果没有具体的措施加以解决,那么,最冷的冬天还没有来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