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4井喷行情中的诸多迷团渐次破解
解析行情爆发后一月中的重要市场特征
6·24缺口是否被回补成为目前关注焦点
判断未来多空演化应抓住两个关键
6·24井喷时,市场一片唱多之声,但实际运行却并非如此。时隔一月之后,通过对市场的观察,井喷之初的一些迷团已可以渐次揭开了。
关于巨大成交量:在巨大的成交量背后,多空分歧异常激烈。既有投机资金短线政策套利的,也有抓住机会抽身而走的,还有表面做多实际边打边撤的(如南方系重仓个股)。很可能的结果是1700点之上换了一批资金站岗放哨。在增量资金短缺的市场中,空方赢面不断增大。
关于低价大盘股:不可否认,井喷之初确有增量资金大举介入低价大盘股。但从其运作手法看根本没有作长期打算,难成中线坚定的做多力量。比如井喷中的领头羊中海发展(相关,行情),在启动前有盘大、价值低估的优势,便于快速介入收集筹码。经过暴炒,股价矫枉过正,在H股股价的压制下,上涨空间缺乏想象。从基金二季度投资组合情况来看,尽管仓位大幅增加,但对山东基建(相关,行情)等大盘低价股进行减仓处理,表明基金对低价大盘股的前景也不乐观。
关于资金的进出:被困资金利用井喷大举出逃迹象明显,跌幅居前的个股多是如此,其原因为,1.受归还委托资金的压力,如银河系长庄股的胜利大逃亡。2.控盘操作的盈利模式已被摒弃,题材榨干的被困长庄股在行情好时才能浑水摸鱼出局。3.庄股进一步降低盈利预期,如借助重组题材炒作的三星石化(相关,行情),在重组方案揭晓后,主力选择派发。
面对政策推动型股市的运行格局,见利好出货往往是屡试不爽的正确操作,在股指加速下跌时逢低买入才是领悟到波段操作的真谛。因此今年最成功的盈利模式应该是把握好政策套利的短暂机会。
下一个问题:是否回补缺口?从6·24日井喷至今的市场特征是:上证指数(相关,行情)下跌2.47%、深证综指(相关,行情)下跌4.49%,深圳综指走势最弱,已经开始部分回补跳空缺口。井喷之后大多数股票没有创新高,深沪两地1165家A股公司,60%的个股在回补缺口。至今涨幅超过20%的股票共28只,以大盘低价股、重组股、中报业绩增长股居多;跌幅达10%以上的股票有15只,主要是控盘庄股。
大盘持续调整的原因有:1.低价大盘股的回调,使得虚涨的指数走向回归;2.深圳本地重组股股价定位引起市场争议,深宝恒(相关,行情)拖动深圳本地股调整;3.庄股盈利目标大幅降低,跳水股票不断出现。在近期大盘继续向下寻求支撑的过程中,究竟是部分回补缺口、还是完全补掉缺口引人关注。从上面的分析中综合判断,除非有放宽资金流入市场的利好刺激,大盘回补缺口的可能性较大。
未来多空力量演变从市场热点分析,深圳本地股、低价大盘股无疑是资金重点聚集的场所,对指数的影响力最大。就低价大盘股而言,由于今年以来小盘股最大涨幅为43.67%,大盘股最大涨幅为29.91%。因此6·24之后的大盘股行情很可能是比价效应作用的结果。在超跌的股价得到修复之后,基本面因素很难支撑其股价进一步拓展,缺乏持续上扬的动力。目前大盘股已成为机构重点博弈的场所,惟一寄希望的是进场的大资金由于成本较高,获利有限,会不断寻找机会反扑。就深圳本地重组股而言,尽管媒体广泛宣传新重组模式,从最先披露重组可能方案的深宝恒走势来看,市场认同度较小,对重组个股的炒作抱有相当的戒心,只要涨幅过大的个股,获利了结的愿望占据上风,这种心态制约行情的纵深发展(相关,行情)。目前深发展由于题材朦胧,尚一枝独秀,可把其当作风向标来重点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