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人们都把CDMA的建设、发展看成是联通自己的事,联通似乎也以为天将降大任于己,于是无论多苦也都自己扛着,但是随着CDMA市场的逐步启动,CDMA产业链的建立与发展成了运营商、设备商、终端商以及内容供应商们别无选择的选择。日前,联通主持召开的CDMA产业价值链论坛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电信业务:整个产业价值链的竞争
用中国联通(相关,行情)移动通信市场部总经理叶丰平的话说,移动电话的性质已发生重大变化,它不再只是简单的通话工具,而是逐步成为人们承载移动生活乐趣的网络终端,由此导致了电信业务的竞争由简单的运营商的竞争上升到整个产业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协调与沟通也是市场细分的必然要求。
他说,基础电信运营商是产业价值链的核心,应该担负其应有的责任。电信运营商打造产业链的能力直接决定整个价值链在未来电信市场的竞争力,利润分成模式是价值链成败的关键,而良好的沟通机制是产业价值链能否有充分竞争力的核心因素。
手机厂商会不会掉链子
无论是CDMA刚刚放号时,还是到现在已接近250万用户,恐怕最让联通头疼的就是手机供应不上。据透露,到今年年底联通要完成700万用户的市场目标,手机缺口就有200万部。
在CDMA产业价值链论坛上,CDMA的手机制造商对联通的大力促销都表示了支持,并希望在这些措施的不断推进中取得较以前好一些的销售量,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手机商持观望态度。目前,除了已经和中国联通签订提供70万部CDMA 1X手机的三星电子,以及正在协商合作的TCL(相关,行情)之外,还没有其他厂家有跟进的正式动作。从今年上半年CDMA手机约270万部的产量来看,不少制造商在对CDMA的态度尽管不会放弃,但投入力量仍保持谨慎。
打破手机供应商目前的观望心理,无疑成了联通当前构造CDMA产业链最重要的问题,而加强与手机供应商的合作,则是其必然之选。
开放平台:营造新业务开发氛围
在移动通信从2G向2.5G和3G发展的过程中,移动设备厂商和手机厂商已经开始更多地关注移动新业务的开发,为开发者提供平台、终端并进行测试等等。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摩托罗拉等移动通信设备和终端厂商都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力气,就连并不生产手机的华为也在最近建立了CDMA 1X开放实验室、测试不同的手机与系统设备配合的业务支持能力。
很显然,厂商都是为了使自己生产的手机及系统设备能够更好地适应和支持移动新业务,能够在第一时间里按照新业务的要求改进和设计自己的产品,从而在市场中取得优势地位。
内容服务:为未来增值
今年,以短信息服务为代表的移动增值业务带动了几大门户网站的收入。在过去,SP(内容供应商)们一直生活在电信运营商的阴影中,而现在SP们也参与了短消息利润的分成,像新浪和搜狐等正变得格外独立起来,并且通过不断建立个性化服务成为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关键力量。由于利益分成模式的建立,让运营商、SP和最终用户初步构成了一条完整的移动增值服务产业链。与此同时,运营商意识到仅仅制订移动互联产业链的游戏规则、技术标准并不够,还必须保证产业链的各个节点不断有养分进入,从而构造一个对各个节点都有部分利润流入的产业链。在这种背景下,“联通在线”成立,成为短消息增值服务的核心平台。
对中国联通来说,CDMA 1X网络仅仅是领先的开始,而过去单纯的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两家运营商的竞争,已经演变成了以两家公司为核心的整个价值链的竞争,当然,真正受益的应该是消费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