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6月,SARS疫情的出现打乱了人们先前对于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的预期。“现在最好不要做时间预期,”天同证券分析师王峰认为,由于市场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太多,QFII不可能像人们两个月前预想的一定会在6月初现身,不过,他相信QFII会在本年内进入国内市场。 与QFII悄无声息地缓慢前行相反,涉及QFII托管的资格战日前仍在银行间展开,招商银行最终幸运入选,至此,从今年年初上演的QFII托管行资格争夺大战暂告一段落,工、农、中、建、交、招六大中资银行以及花旗、汇丰、渣打等三家外资银行已经拉开了架势,准备伺时出动。“不过QFII托管行的竞争在将来不会很激烈,也不会是市场上的主要看点,”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中心博士尹中立表示,QFII进入国内市场最初不会带入大量的资金。 据悉,依照台湾开展QFII的多年经验,从1990年正式引入境外投资者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其外资占到台湾股市流通市场的最高比例是1995年的将近4%,而其他年份均不到2%。“这七年可是台湾的所谓大牛市,其股指是从1990年的2000多点一路涨到1997年的10000多点的。”尹中立认为,同台湾的情况相类似,QFII初入内地市场时,也不会有太大的资金量,再加上内地相关法规的限制,对于外国投资者来说,顶多是一项风险投资的试验品。 而且专家普遍认为,从台湾经验来看,QFII的引入不仅需要证券监督机构做必要的政策调整,国家的货币及外汇政策也要加以调整,否则可能会出现QFII利用外汇套利的金融风险。据称,台湾当年曾出现过这样的问题,由于其大量出现贸易顺差,台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结果境外金融资本瞄准这样的机会,大量从境外借款,以美元换台币,赚取外汇利润,而当时台湾的相关机构未及时调整政策,仍静待台币慢慢升值,使得境外投资者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充足的资金套取升值之利。“如果当时台币升值采取一步到位的方法,就不会让境外投资者套取巨大的利润出来,我们应该吸取这方面的教训,因为人民币也有升值压力,”尹中立强调说,但他同时表示,采用一步到位的方法对货币进行升值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它会给国内企业带来不利影响。” “QFII进驻市场的速度一般会因应投资市场的不同而差别较大,”现任招商安泰基金投资总监的陈进贤曾具有多年的海外投资经验,“对于欧美发达市场来说,QFII可能一两个星期内就能建仓,如果是泡沫现象较多的亚洲市场,建仓的速度肯定会慢一些了。” 不过陈进贤也强调,QFII无论在哪一类型的市场上进行投资,都是以价值投资为基础的,并且最基本的目的是要了解所进驻的市场,并安排最终的市场决策,“使投资者能够确定在某一个市场的投资比例,从而完成区域性资产配置。”陈表示,针对某一个市场的具体投资策略,QFII会考虑包括当地经济特征、资本市场特点、公司规模大小等等诸多方面,同时还要考虑公司的管理层和领导人的经历和能力,公司历年财务指标也非常重要。再有,股市泡沫的存在也是QFII在实际操作中必须考虑的风险因素。 对于QFII进入中国市场的积极性,陈进贤表示乐观,但尹中立有一些担忧:“在中国A股市场的股票价值仍被高估的情况下,境外投资人会很谨慎地行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