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买,随便买,不要卖”。多么简捷明快、朗朗上口的口号。
在股市或某些金融商品进入一个疯狂上涨波段的时期中,这样的一个口号在广大的投资人之中激起了惊涛骇浪,引起了无数人的热烈回响,俨然已经成为金融市场投资学中不可挑战的金科玉律。然而,当市场无可避免地由荣转枯之际,这一理念的信徒们也就无法逃避地要面对金融市场无情的考验,而代价,就是他们口袋里的钞票。
的确,我们得承认,就数字上看起来,不论是在美国股市、黄金市场,抑或是亚洲股市、国债、期货,从事投资,只要你持有的股票没有跳票、没有被掏空、没有因为内线交易而蒙受重大亏损、没有经历过股市的泡沫经济、没有在你需要用钱的时候跌到只剩下进价的二成的话,而你又“忍”得够久,你绝对可以赚到钱。你还得祷告你从学校毕业,拿着第一笔收入投入金融市场时,市场不会像1929、1973年的美国股市,或是1973、1990、1995或1998年的亚洲股市那般让你“壮志未酬钱先赔”,提前从市场“退休”。
这种“懒人”的投资方式不可取。说得白一点,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也没有那么容易赚的钱。
累积财富是手段和过程,而非目的。投资真正的目的是求得个人最大的效益--如果我们非得用这么学术的说法的话,至少就我个人而言,赚了钱是要用来满足现在及未来的需求,如果一味地假设“人生以投资为目的”的话,未免太贬低人类的生存意义了。
不过,大家也不要误会。我们既不是来这里研究人生哲学的课题,也不打算引导大家专作负面思考。介绍任何一种操作策略或哲学,都应该明白地显示出其本身所具有的长处与短处,而非一味地报喜不报忧。每一个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也该明白,没有任何一种操作策略或系统是完美无缺的。投资人必须投入心力,认真地自己作功课,才能在世界上数不清的投资法则中找寻到能提升投资获利的方法。如果只是闭着眼,完全无视当前市场的趋势,然后深信不移地奉行这所谓的投资金律的话,搞不好你买的正是那本书作者经营的那家公司的股票呢。
因此,即使股市以长期观点来看,的确具有成长的趋势,但是忽视短期,可能长达数季或数年,空头走势可能带来的流动性风险,绝对是不智之举。就连经济学家凯恩斯都说:“以长期而论,我们的命都嫌太短。”唯有认清趋势,在多头时才“随时买、随便买、不要卖”,在空头罩顶时才能不受重伤。如此一来,您不但可以避免空头市场中部位亏损的痛苦,更可以从容以更低价格建立长期投资部位。
任何一种操作策略,必然有其长处,更必然有其缺点,尤其后者更是投资人必须深入探讨的课题。“随时买、随便买、不要卖”忽略了选择优质企业、认清市场趋势、以及执行风险控管等三项投资操作守则,即使在多头市场之中,前二项作法仍可能使你亏损出场,更不要提第三项作法在空头市场中对你荷包的伤害。只有扎实的研究,才能帮你在市场寻得获利的契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