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业绩预告制度,让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业绩提前做到心中有数,这无疑是信息披露制度的一种进步。然而,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业绩预告也有期不足的地方。比如,对业绩同比变化在50%以上的公司的业绩预告,就很容易给人以误导,特别是那些业绩高增长的公司,往往在业绩增长的背后都隐藏着猫腻,投资者稍不注意,就会掉进这种高增长的陷阱里。
一般说来,这种高增长的陷阱主要有如下两种:
其一,增幅巨大,但绝对额却一般,甚至很小。以航天晨光(相关,行情)(600501)为例,该公司日前发布业绩提示公告称,公司2002年上半年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350%以上。如果仅以这增幅来看,投资者还会误以为自己是遇上了一家外星公司了呢。但再细看其去年中期的收益情况,原来每股收益不过0.022元而已,就算它增长400%,那今年中期的收益也还不到一毛钱呢,可见其业绩依然平庸得很。如果仅以增幅巨大为理由而买进该股票,只怕到时后悔都来不及呢!与此类似的还有国电南自(相关,行情)(600268),该公司预告中期业绩增长300%,可一查去年中期的每股收益,才知仅为0.01元,可见该公司今年中期的业绩依然是垃圾一堆。
其二,业绩虽然增长,但股价更加高企。仍然以航天晨光为例,虽然该公司业绩有350%的增长,但以其每股只有一毛钱左右的收益来支撑目前公司每股26元左右的股价,实在是难有任何的投资价值可言。实际上该公司股票由于占有流通盘小的优势,以至其在去年下半年的下跌中跌幅有限,而今年上半年行情的偏暖,又使该股股价迅速地回到了相对的高位中来。因此,其业绩的增长早就体现在了股价的高企之中,甚至可以说,这样的增长根本就无法对目前的股价构成支撑作用。
因此,作为投资者来说,在看待上市公司业绩的高增长时,一定要把这种增长与其绝对额及股价定位相结合起来。只有如此,投资者才不至于掉进这上市公司业绩高增长的陷阱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