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周一沪市大盘再度创出的近期的新低,但市场并未由此产生恐慌性的杀跌,成交量的萎缩表明投资者的心态相对平稳。
直观的来看,这种心态的相对平稳,主要是因为市场惜售所致,并不是因为市场信心得到了恢复,不过盘面中一些做多力量的体现也从侧面对稳定大盘起了一定的作用。大家已经注意到,近期通信股、电子类个股、浦江开发概念、申博概念以及新股、次新股保持着反复活跃的姿态,虽然这其中有超跌所引发的反弹因素,但不能否认,在通信股、电子类个股中已经有新资金入市的迹象,而且这种新资金应该还不是一般的小主力,多少带有大资金的影子。从一般角度分析,既然盘面中不缺乏亮点个股,甚至于这些亮点个股中还有新主力的运作,大盘就应该能够企稳,但是大盘的实际表现却是不断创新低,原因何在呢?
首先这与年底资金面的紧张状况有比较大的关联度。我们注意到,近段时间一些运作周期相当长的庄股纷纷跳水,从西藏天路(相关,行情)至这两日的泰山石油(相关,行情)、兰州民百(相关,行情),老庄的出货现象相当明显,虽然这中间可能有资金链断裂所引发的连锁反应,但选择在年末频频跳水不能不说有资金回笼因素所带来的巨大压力。而且这种这种压力还不仅仅只体现在庄股的跳水上,在今年年初以及6·24行情中表现强势的一些个股如深发展、陆家嘴(相关,行情)等同样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补跌。如果将上述个股中运作的资金称之为老资金或者存量资金,那么很显然在目前位置这些存量资金依然有比较强的兑现压力,对大盘形成较大的冲击。其次就是市场的持续下跌已经使得投资者形成了熊市的惯性思维,逢反弹就离场成为普遍的操作原则,在这种氛围下仅靠一些个股的亮点当然不可能使市场熊市心态产生根本性的变化。
因此短线空头的力量似乎偏强一些,大盘仍然显得比较低调,不过我们仍然坚持认为,一些近期持续活跃的品种中已经代表着部分先知先觉的资金的动向,所以在市场的分歧逐步缩小后,短线大盘经过低位的蓄势依然有反弹的可能。目前操作上也要做相应的变化,仓位较重的可适当调整持仓结构,将一些冷门股换成热门股以求减少损失;而仓位较轻的可在近期活跃品种中继续寻找市场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