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大盘连续破位,但是一些庄股走势仍然较为强硬,太极集团(相关,行情)就是如此。根据太极集团的公开资料显示,华夏证券(相关,行情)是其最大的流通股股东,由此就将我们的目光吸引到了华夏证券,让我们看一看华夏证券的重仓股究竟有何特征。
从近期媒体报道可以看出,华夏证券正在增资扩股,据称其进展并不顺利,最后,由政府出面,北京水务集团成为华夏证券的大股东。而与之相映成趣的是,海通证券增资进展顺利,而且各方资金趋之若鹜。之所以海通证券受到产业资本的青睐,主要是因为海通证券在二级市场的自营业务有口皆碑。华夏证券在近期则相对低调了许多,只有三只个股让华夏证券略微露了点儿脸,一是太极集团,该股是目前少数几个经过去年下半年以来的股价结构调整尚没有撤庄的个股;二是ST厦华(相关,行情),华夏证券在该股斩获颇丰,在上半年一度与ST厦新(相关,行情)称之为厦门双雄;三是天歌科技(相关,行情),该股因为大鹏证券与和君创业倡导的新股东精神而一举成名,作为第二大股东的华夏证券自然也随之受到市场的瞩目。就此三股而言,除了天歌科技有点“被迫成名”的感觉外,其余两股,还是受到了市场人士的重点关注的,因为太极集团和ST厦华分别代表了两种投资理念。太极集团代表的是集中投资,然后施展券商特有的信息资源优势和公关优势,将企业做大做强,分享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所带来的成果。
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太极集团在华夏证券入驻后,对重庆医药上市公司展开整合,进而使桐君阁(相关,行情)、西南药业(相关,行情)发展成为其关联公司,让市场看到了券商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合作关系。而ST厦华则代表另一种投资理念,即分析产业发展的态势,长期持有,然后在公司转好后,获利抛售。ST厦华在前期因为彩电业的竞争激烈出现亏损,但是由于ST厦华重点发展的是高端产品和出口业务,一旦行业回暖,此类个股就会有翻身的机会,华夏证券正是看中了这一点,低位介入,高位兑现,这种投资理念颇有巴菲特的色彩。但是,华夏证券作为一个较早成名的全国性、综合性券商,在二级市场仅仅有两三只个股让人们记住,似乎有点太少了,由此也使得华夏证券在资本眼中就落后于一些竞争者。这一点,也得到了华夏证券在近一年来的分散性投资理念的佐证。
目前华夏证券虽然在二级市场投入了不少真金白银,但是,包容的个股太多,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6只个股。其中,有10余只个股的持仓量在100万股以下,在此类个股的十大股东中往往排在五名之外,对股价基本上产生不了影响,难怪有市场人士将机构投资者的此种操作策略称之为机构散户化。分散化投资虽然可以规避风险,但是,却难以获得太大的收益,尤其是在目前疲软的市道中,过分的分散性投资往往会对持续下跌的股价产生不小的影响力,进而加大了市值的损失;而一些集中性投资的个股,比如说太极集团,其股价下跌幅度并不大。两厢对照,说明了分散化投资对机构投资者而言,并不是一个最佳的投资选择。而且,对于华夏证券重仓股而言,还有一个软肋,就是除了太极集团尚具有绩优股的业绩外,其余个股均是绩差股,有些个股甚至持续两年亏损,面临退市的风险,ST鞍合成(相关,行情)就是典型。如此看来,华夏证券对于绩差股乌鸦变凤凰的故事还是挺相信,这对作为机构投资者的华夏证券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因为机构投资者倡导的是理性投资、价值投资,而华夏证券却投入了一些绩差股。由此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华夏证券的自营业务,不能吸引太多的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