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三到五年,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将是金融工作的重点。但本次央行要求商业银行进行信息披露,并不是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前的准备举措”。中国人民银行管理司司长王华庆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对于有关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即将上市的猜测作了澄清。
5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发布了《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要求除城市商业银行之外的所有境内商业银行对财务会计报告、各类风险管理状况、公司治理信息和年度重大事项等主要信息,在每年4月底之前公开披露。随后,有关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即将上市的猜测沸沸扬扬。
王华庆说,商业银行进行信息披露事实上是加入世贸组织对透明度原则的要求。商业银行是一个公共性极强的机构,在投资人、存款人和其他相关利益人与银行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让商业银行披露重大信息,有助于投资人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信息披露也有利于从外部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督,促使商业银行完善公司治理,强化风险内控制度,从而促使银行自身加大改革的力度。
王华庆承认,国有商业银行的确是到了必须凭借大刀阔斧地改革以提高竞争力的时候了,但上市并不是其唯一出路。他肯定地说:“要求商业银行进行信息披露并非是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前所做的工作”,上市与否要视各银行自身的发展状况而定。“如其将信息披露与国有商业银行上市联系在一起,还不如说这是对境内除城市商业银行之外的所有商业银行,包括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作银行、外国银行在华分行经营责任心的强行加重”。
王司长指出,中国银行自去年率先开始了信息披露。今年3月,中国银行再次披露了其不良资产的信息。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信息披露也正在进行中。根据贷款的五级分类国际标准计算,中行的不良资产比例为28%,工商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为29%,建设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最低,约为10%。王华庆说,这样的比例是完全可信的,外电有关中资银行不良资产比例高达五成的测算,那是采用标准的不同所致。他指出,在未来五年来,亦即对外资行实行国民待遇之前,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将会有一个大的下降,可望平均降到15%以下。
王华庆承认,在经营、管理方面,与外资银行相比,中资银行的确处于弱势。但现在,“央行正积极地推动中资银行进行大规模的、深入的改革。”从管理层来说,即是对中资银行进行全面的放权,以提升其国际竞争力。譬如不日将出台的有关外商业银行自身汇买卖和中资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法规,将使得商业银行在外汇买卖和经营金融衍生产品方面获得更大的自主权。
这是王华庆在“上海企业与发展论坛”作“入世后中国银行的发展与改革”主题演讲时,接受记者采访并发表上述观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