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风险投资(VC)很简单,只要是能赚钱,我们就会投,不管是高科技还是传统产业。我们投资传统产业,就赚了很多钱。”在最近的一次VC论坛上,王干芝阐述他的VC理念。作为汇亚资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执行副总裁,王干芝此言不虚。
1986年底,王干芝加入成立不久的香港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开始他的职业VC生涯。香港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1986年1月1日,是香港地区最早的VC,由香港利丰集团主席、后曾任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的冯国经博士和另外三个合伙人共同创立,他们从美国融资2200万美元建立了第一个基金,而王干芝曾是冯博士的学生。
“我们最初的设想是投资高科技”,但运作一年多后,他们尴尬地发现,在香港,他们想象中的高科技企业并不多见。他们除了投资Acer一百万美元以外,基本上没有别的投资,而融来的基金是有投资压力的。
王干芝建议,为什么不试着投传统行业呢?香港有很多不错的传统产业。
王的第一个传统产业单子是一个做塑胶的企业,中文名字叫“百汇”。尽管百汇每年有700万港币的利润,但那时是1987年,旷日持久的中英谈判使许多香港人对香港的前途没有信心,百汇老板是想变现后好移民,于是找上门来。“他们没有信心,不等于我们没有信心,不管香港将来怎么样,这些企业是少不了的。风险投资要善于利用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来赚钱。”王如今总结道。于是,王把价钱压得很低,100万美元就获得了50%的股份。接手后,王购进先进设备,迅速扩大规模,此后又将生产搬到内地。百汇的成功运作,使得1991年王卖出股份时得到1千万美元的回报。
1989年,完成第一轮投资的香港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和新加坡的腾达投资管理私人有限公司合并,成立了今天的汇亚。
如今,已有10多年的传统行业投资经验的王干芝总结出理论:“传统产业应用的是一些很成熟的技术,没有研发上的风险;传统产业比的是工艺、设备的先进性,比的是规模。只要选准好的项目,注入资金,购买最先进的工艺、设备,扩大规模,可以获得很高的回报,投资的风险很小。”
如此例子还有做用于装饰的微型灯泡的香港真明丽集团。1996年,汇亚投资3000万港币,获得真明丽35%的股份。“别人做的微型灯泡只能用几百个小时,他们做的能用将近一万个小时。”此外,王干芝认为市场巨大:微型灯泡可用于街道的夜景照明或舞台装饰;欧美很多家庭中的楼梯扶手、甚至家庭游泳池也会用到。
真明丽获得资金后,建了一个6万平方米的生产基地,员工人数达到8000人,这在香港是不可想象的。现在,真明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灯饰生产商、微型灯泡生产商和世界上最大的舞台灯生产基地。“虽然还没有上市,但去年真明丽的净利润将近2亿港币,我们已经获得了很高的回报。”
“高科技的竞争其实更激烈。别人做的更好你根本就不知道。而在高科技领域,你比别人晚了半年,你很可能就没戏了。那些只做概念的公司就更不值一提了。”王干芝喜欢坚守“传统”阵地,“改造一个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很困难,改造一个传统企业的设备、工艺则相对容易的多。所以,投资传统行业比高科技的风险更小。”
王先后投资的精电国际和CCT再次证明了他的成功:前者是目前亚洲最大的LCD(液晶显示器)制造商之一,而后者也曾经是亚洲最大的无绳电话制造商之一。这两个项目都在香港上市,汇亚成功退出。
“我们的选择正顺应了全球制造中心向中国内地转移的趋势。这是我们最本质的成功。”当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学物理的王干芝对“大势”有着清醒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