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板股价从疯狂走向理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从中小板担负的历史使命看,却是任重道远。
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目前中小企业板的多数股票投机性太强,定位太高,虽然由于短期的巨幅下跌可能产生报复性反弹,但从中长期看,存在股价回归的强烈要求。
尽管市场对中小板的未来提出了许多的担心,但一直支持创业板建设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在中小企业板登场后表示,中小板推出的积极意义是不容否认的,尽管炒作中小板给市场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这只不过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的一个插曲。中国证监会规划委主任李青原指出,从长远看,中国的资本市场改革值得乐观。资本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增量,需要讨论的是怎样把这个增量改革做好。
实际上,市场各方对中小企业板的推出还是抱积极支持的态度,因为企业融资长期向国企倾斜一直是资源配置上的一个怪圈。民营经济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部分,中小企业在市场融资中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无论是银行还是资本市场都没能为他们提供理想的融资机会。在直接融资方面,由于通道制和其他市场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融资处于劣势;在间接融资方面,中国缺少定位于为中小企业的中小银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范建军认为,由于中国股票上市存在管制,中小企业在上交所无法跟其他大企业竞争,所以从公平的角度来讲,应该设立中小企业板。该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更进一步认为,开辟中小企业板和设立中小银行等都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方法,但如果不解决现有的市场缺陷、制度缺陷,这两条路径仍然无法解决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全文阅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