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国内包括539家报纸、电台、互联网站在内的媒体都刊登了题为《莫忽视微波炉的危害》,此举极大地刺激了国内一些微波炉生产企业。
昨日,中国最大的微波炉生产企业格兰仕分别在大本营顺德和北京对此言论全面反击,副总经理俞尧昌直言不讳道:中国家电业遭遇“9·11”恐怖事件。他认为,这是一家美国同行精心策划的!矛头直指一洋品牌。
据了解,以5月份、6月份的总体销量而言,格兰仕已经比上年同期下滑了近40%。
微波炉产业遭遇“9·11”
记:最近从互联网上统计,关于“微波炉有害”的言论已500多篇,你们查过制造这起“恐怖袭击”的是谁吗?
俞:查过,是美国一家微波炉企业组织的。是否要点名道姓已不重要,也没必要。
记:为什么格兰仕选择现在才反击?
俞:一开始我们不想事情越描越黑,现在不说不行,因此,我们选择了“清者自清”———自己站出来证明自己及微波炉的清白,而不是等待时间来证明。
记:如果你认为文章是有组织发布的,那么这是不正当竞争行为吗?
俞:每一个企业在中国市场竞争,无论是跨国公司还是国内企业,都应遵循中国的法律和规范,靠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不可能赢得市场。说别人的微波炉有害,自己的微波炉无害,这是明显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记:这家企业为什么要这么做?
俞:据调查,这家美国企业还在生产这种“没有任何好处”的微波炉,还在销往欧美市场,假如微波炉有害,在欧美市场根本不可能销售,甚至要被罚得倾家荡产,为什么它还敢大量生产有害的微波炉?无非希望用一些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来破坏市场,来推销自己声称没有害的第几代微波炉,误导广大消费者。这也充分说明个别洋品牌的产品市场竞争力有限,否则不会要靠这样的竞争手段来补充其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不足。
记:为什么这家美国企业会在前几年被打出中国市场,现在又想卷土重来?
俞:主要是经营不善,管理不善,作为一个企业首先要在产品质量、服务、技术、性价比等竞争力要素上下苦功,这来不得半点松懈。
跨国公司虽然有资本优势,但如果产品质量、服务不到位,性价比没有竞争力,那么再有钱也没有用,况且微波炉已成为微利产业,跨国公司要在这一“鸡肋”产业中东山再起,不是一件易事,尤其是一些已经出现巨亏的企业。
记:这么多媒体刊登那篇文章,有想过为什么吗?为什么许多人会相信这种言论?
俞:说明中国有许多消费者不成熟。微波炉在国内发展的历史不长,虽然我们做了很大努力展开消费引导,但力度有限。
我们可以想一下,为什么欧美发达国家的百姓天天都在使用微波炉,没有人因此缺少营养,如果微波炉的确有害,不可能我们每月有几十万台大量出口欧美市场,中国政府和有关部门也不允许你生产危害百姓的产品。
记:“微波炉有害”这一言论对格兰仕今后的发展有何影响?
俞:影响肯定存在,格兰仕会努力克服这种恶劣的市场环境所带来的影响。现将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尤其是美国市场,同时也将加强国内正确的消费引导,让老百姓放心大胆使用微波炉。
记:你认为美国这家企业会从中受益吗?
俞:我个人认为不会。美国人发明了被世界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百项发明之一,却又被美国这家企业误导得乱七八糟,而且奇怪的是这家企业还在大量制造“毫无价值”的产品,拼命推销,真是莫名奇妙。
记:治理市场秩序,扶优打劣是国家的方针政策,您有什么体会?
俞:我们国家和政府大力度治理市场秩序,扶优打劣就是要保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我们殷切期望:国家要真正拿出力度来扶优打劣。(本报记者黄建华)
招惹争议之文(节选)
莫忽视微波炉的危害
微波炉虽然快捷,但它的危害性却很少有人知道。早在1961年,美国科学家戈登就发现,微波炉的微波在人身体上沿神经纤维造成乙酰胆碱(一种激素物质)的积累,即使微波炉的微波辐射极其微弱,也会引起许多疾病。
据美国研究人员试验,长时间呆在微波炉旁会引起心跳变慢。时间长了就会感到全身疼痛,睡眠被扰乱,记忆力也会发生变化。此外,微波炉对食物的破坏十分可怕,“煮”过的或仅仅回了一次锅的、解冻过的食物,就不再有任何活性维生素了,只剩下一些热量在胃里“滥竽充数”。因此,人们不能图方便就经常使用微波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