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清在哪里看到这样一句话,意思是说做生意就要做有钱人的生意。是什么道理呢?因为有钱人的消费能力强,需求旺盛,并且不会斤斤计较,利润自然就高。想想也是,打高尔夫球据说就是贵族运动,在那里当一个球童或者打杂什么的,与其它球类运动的球童相比,相信收入是少不了的。看来这一说法似乎有一定道理,但这与炒股有什么关系呢?
细心的投资者可能发现,到目前为止,大部分股票都回补了6·24的向上跳空缺口,有些甚至还低于6·24以前的价位,但也有部分股票始终停留在缺口之上。它们为什么能停留在缺口之上呢?有做市场分析的朋友就说,那是因为有资金进驻了,撑得住。一句话惊醒梦中人,这有资金进驻,不等于就是生意场上的有钱人嘛,不就是潜在的目标客户嘛。因此,我等散户,是不是也该瞄准这些股票呢?大盘自6月底冲高回落以来,持续的时间已经不短,在这段大盘缩量整理的时间里,很多投资者都表示赚钱难,亏钱易。有时候遇上反弹,眼瞅着指数往上窜,但自己的股票却就是不涨,好不容易涨了,扣除税费,剩下就没几个钱了。但笔者却注意到,活跃的股票总是活跃,涨幅前列或者说资金流向前列的股票似乎总是那几张老面孔,这也似乎应验了强者恒强的老话。看看金融板块里的深发展,走势多强,涨的时候冲在前面,回调的时候又落在后面,结果周二就创出了年内新高。类似的还有某些国企大盘股。因此在一个整理市道里,有资金关照的股票才能提供较好的盈利机会。买了这类股票,就好似与有钱人做生意一样。
笔者提出这么一个想法,并不想构成何种投资建议,只是想探讨投资的思路。至于如何判断有钱人买了什么股票,可能每人都有自己的路数。比如,有人就依据资金流向排行榜并结合涨幅排行榜进行操作;有人就死盯住基金或券商,一旦发现有基金或券商介入或被套,就立马跟踪追击。还有,有人专营配股或增发,一旦有券商大比例包销,也赶紧跟进去玩一把。有一颇有心得的投资者就说,散户被套,只能自认倒霉,但有钱人就不一样了,他们自然会想办法——虽然办法有时也不管用,但毕竟管用的时候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