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前景蒙阴影,日韩官员纷纷喊话,盼抑制升值走势
近期亚洲货币兑美元升值不断,使亚洲国家的政府及央行陷入矛盾:亚洲国家的货币汇率随着经济复苏而持续走强,但汇率上升同时也冲击了亚洲国家的出口,使得刚起步的经济复苏又面临夭折的风险。
汇率冲高出口衰退
为此,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官员近日来一直在对汇市进行“口头干预”,放风说朝鲜已买进美元,希望借此抑制其货币对美元的迅速升值。
过去一周以来,日元兑美元升值逾3.5%,韩元兑美元几乎升值5%,印尼盾及菲律宾比索则分别兑美元升值逾4%与3%。这样的升值幅度,意味着上述国家对美国的出口竞争力将呈同样幅度的衰退,因为亚洲货币走强,已使得亚洲国家的出口商品在美国的价格优势受到削弱。经济严重依赖出口的国家将特别感到难受。即使是出口比重相对较低的国家,也将因本国货币的升值与美元的贬值而受害。
汇率波动源于预期心理
亚洲货币走强,部分得力于股市资金回流亚洲。以上周为例,外资在日股及韩股都买超,金额分别达到5.82亿及1.5亿美元。不过,亚洲目前的汇率波动,最主要还是出自外汇交易人士的预期心理,而并非反映实际经济情况下的美元的资金流动。现在外汇交易人士和一些全球股市的投资者持相同看法,即认为在美国经济复苏忽强忽弱,以及会计弊端突显美股价格仍然偏高的阴影之下,投资亚洲似乎比较稳当。而外资对亚洲资产的热情,则是基于美国经济复苏,从而认为美国对亚洲出口商品的需求即将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