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II就是指符合一定条件的国外机构投资者,在得到中国政府认可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外资进入国内证券市场从事证券投资的一种投资制度。这一制度是专门针对货币不能自由兑换、资本流动受到政府管制的国家的一种特殊安排,是一个特殊的资本进入通道。与其相反的通道是所谓的QDII制度。它的实行无论是对于引进国外的投资理念,还是增加国内证券市场的资金供给进而增强股市的流动性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以下问题。首先是国外资金和机构投资者进入国内证券市场的通道是打开了,但面对国内证券市场的股价高企、非流通股与流通股之间的股权分割、上市公司诚信缺乏等问题,国外资本与机构是否愿意进来,有多大的热情会进来,一时间难以定论。 其次是其规定的投资范围除A股外,还可以投资国债、企业债(包括可转换债券)。相对来说,境外投资者可能会对债券更加偏好。只有少数确实具有较低市盈率、较好成长性的企业才可能会被外资选中。 再次,如果国外机构投资者进入后带来的资金量很小,或者资金大多跑到债市上而不进入A股市场,这将会引发国内投资者对A股市场投资价值的重新审视。这一审视的结果,将不可避免地使A股市场的股价重心下移。 从上市公司的角度上讲,上市公司收购办法的出台、外资和民企受让国有股及法人股,将有利于优化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也使曾经不流通的国有股及法人股在交易所市场之外,开始大规模地流通交易起来。 就同一个上市公司而言,这些股票与交易所市场上流通股票是同质的。两个市场间的主体及资金都是可以自由流动的,惟一不能同时流动的是作为交易对象的股票本身。作为同质的股票,两个市场上的交易价格能相安无事地表现出差异并存吗?可以肯定地说是不可能的。 交易所市场交易的股票面临着巨大的向下调整压力。可以说,中国证券市场非流通股与流通股之间的分割的制度缺陷发展到今天,到了我们不得不直接面对的时候了,想再绕过这一最基本的问题,在外围进行改良调整,市场内在的要求可能已经是不允许的了。而QFII制度的推行更使中国证券市场的结构性调整问题无法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