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一位在广州市某媒体当副老总的朋友不幸遇劫,被抢的挂包里有某银行的国际卡(公司卡),她费了好大的劲才完成了电话报失并最后确认的手续(因为该国际卡的总部在上海)。正当记者为朋友的信用卡安全“着陆”而松一口气的时候,她却告诉记者:信用卡要丢了只要及时报失似乎问题还不是太大,最不安全的感觉是用信用卡在网上消费——前不久她所在报社的几个人去韩国采访世界杯,在韩期间都用该卡在网上预订机票及酒店,操作时只要输进卡号对方就可以从卡里划钱了,根本无需签名或者认证。“卡要是被人冒用了怎么办?”
在网上购物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由此而带来的支付风险却是个引人关注的话题。有专家指出,国内在网上用信用卡支付很安全。
国际上的认证方式
信用卡推出的目的是为持卡人提供支付方便,故信用卡在网下交易时一般只需持卡人签名(有的发卡行还会要求持卡人出示身份证)。但网上交易因为没有办法做到笔迹签名,所以目前国际上信用卡在网上消费分两种方式,一种是必须认证的,一种是无需认证的。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国际上对信用卡的网上交易是可以使用SET系统(网上交易电子证书)进行相互认证的,在美国有认证中心,该中心发出的认证书可以世界通行,持卡人可向发卡行申请一个认证书,但信用卡在网上交易时必须要求相关商家也得参与该认证系统,商户及持卡人的身份皆经过核实和认可,确保有关交易真实无误,而且安全可靠,而持卡人的资料也不会透露给商户。据说这种认证方式可以保证信用卡在网上支付的绝对安全,但由于成本很高,所以近几年来已经很难推广下去。
另一种方式是无需认证,就像上述记者那位朋友的经历。在这种情况下,风险肯定有,但银行专家表示该风险主要由商家来承担,一般情况下发卡行都是保护持卡人利益的,如果持卡人发现自己的对帐单有问题,就应及时与发卡行联系,发卡行会向收单行提出索回有关款项,最后的损失将由商家自己负责。
虚拟卡降低网上风险
万事达卡国际组织副总裁许光说,在香港,为了解决网上认证难所带来的支付风险问题,恒生银行在两年前就推出了首张专供网上购物的虚拟卡——恒生e-shopping万事达卡。当时这种卡的信用额度为港币3000元,无需认证,但由于信用额较低,风险度也就较低。持有该卡的会员还可免费获得SET网上交易电子证书及先进的电子钱包(ElectronicWallet),以保证网上信用卡付款的安全及方便。
银联:网上“刷卡”可放心
就信用卡网上购物产生支付风险的问题,广东银联电子商务运行中心的林岩松经理接受采访时说,在国内用银行卡(包括信用卡)网上购物,是要经过认证的——输入密码。由于信用卡本身没有密码,可采用其在ATM机上的提款密码来替代。虽然在ATM机上曾有过密码被人盗取然后复制假卡的个案,但两三年来,还没发现有银行卡在网上购物泄密的个案。由于广东银联不保留客户的密码资料,就算黑客攻破银联的安全系统也无法盗得密码,而银行的密码防护系统是国内最高级别的,安全系数也是最高的,并且个人密码在网上有个安全通道SSL来保护。他表示,消费者完全可以放心持银行卡上网消费,而且不管在国内什么地方发的卡,都可在广东银联的网上使用。据了解,目前在国内大部分的网站采用SSL,在国际上有95%的网站使用。
据林岩松介绍,我国的银行也正在努力完善网上支付安全防范系统,目前人民银行总行已设立了CFCA(金融认证中心)机构,下一步将会以电子认证书来代替密码认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