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犹豫和徘徊中,本周大盘又在1700点休整了一周。盘中个股的涨跌,依然是短暂而又急骤,诚心想买的人,赚不到钱;无意之中碰到的股,却能放量启涨;看了一下,不是“专业短跑选手”,恐很难从目前市场获利。当股指的逐波下探,让人们越来越忧虑大盘能否支撑得住时,周五两市双双收出了止跌小阳线,招行的止跌反涨又让投资者重新看到了希望。面对下周三招行战略投资者配售部分的上市,以及汽车板块、外资并购概念股周五的崛起,次新股时隐时现的补涨和庄股的冲高后跳水,大家不约而同的感到对后市方向的迷茫。
“看多不做多”成为了许多投资者的共同选择。与其盲目跟风炒作,不如看清形势之后再决定对策,这也是两市迟迟无法再度出现放量大涨的主要原因。盘整市道变成了短线热钱的乐园。周二他们冲进了浦东板块,周三又杀到低价超跌大盘股、周四拉起航空股、周五启动汽车板块,轮番制造出炒作热点,令投资者应接不暇,而真正能持续上扬的却没有几只。
市场缺乏领头羊,呼唤新生热点,而媒体对未来市场热点的培育和引导往往能起到关键作用。本周,在各大证券报中,对外资并购题材未来生命力所做的详细分析,为该板块的最终走强创造了良好氛围。周五的汽车板块股已提前表现,而只要市场认同,一波外资并购概念股的炒作随时都有可能产生。
每一波大行情都需要龙头股,本周股指的止步不前,跟招行的主动回调有很大的关系,而在探底至十日均线10。92元之后,该股重拾升势,周五尾盘一个小时的成交量达1600万股,占全天成交的50%左右,显示出主动性买盘的强大实力。沪指周五从1704点拉升至1722点与招行的走强有着密切关系。
市场的主流资金在本周的调整中并没有出局的迹象,本周表现出的调整更像是技术上的要求,下周对主力机构来说,有两种选择,一是启动指标股,将股指推升至密集成交区之上,形成更加有利的多头局面;一是主动打压,回试1645点缺口,完成新的一轮量度跌幅,从而将意志不坚定分子清洗出局。
我们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密切关注成交量的变化,关注指标股的动向,一旦成交量快速萎缩至150亿元以内,或招行再度放量拉升,无论是向下还是向上突破,都要做好心理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