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召开的亚行第三十五届年会上,加强区域合作尤其是加强亚洲区域合作的呼声一直不断。中国国家领导人、中国财政部部长、亚行行长及其他与会者都曾表达过加强区域合作的类似观点。
亚行行长千野忠男在昨天的开幕式上表示,区域合作可以减少全球化风险,区域合作可以有效使用区域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的互补和贸易的扩大。
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周可仁也认为,开展区域合作有利于共同抵御全球化风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各种风险越来越容易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和扩散。一个国家仅凭自身实力难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从现实和长远考虑,亚洲各国应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密切相互之间的协作和配合,加强风险防范措施,筑起防范全球化风险的第一道防堤,共同抵御来自区域外的各种冲击。
合作过程中,中国需要亚洲,亚洲也需要中国。分析人士指出,加强亚洲的区域合作,就要增强该地区的凝聚力,尤其是经济上的内在凝聚力。这就需要在亚洲产生一个拥有较强吸引力的经济体。
与会者认为,未来十年内,中国将继续担当亚洲经济引擎。到二0一五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经济的强劲一极。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将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有资料显示,中国百分之五十五以上的出口依靠加工业,而发展出口加工业需要从亚洲其他经济体进口原料、粗加工原料及半成品。平均而言,中国每出口一百美元的商品就含有五十到七十美元的进口原料。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无疑将为亚洲其他经济体提供一个巨大需求市场。
经济不断发展的中国,在为外界提供巨大市场的同时,也需要得到外界尤其是亚洲地区的支持。为支持经济发展,中国今后将需要进口越来越多的能源。
以石油为例,目前,中国每年所需石油的一半要借助进口,去年中国纯进口石油达一亿吨。根据现在能源消耗指数,按照GDP每年增长百分之七计算,预计十年后,为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中国每年需要进口石油一点五亿吨,而这些石油进口大都来自亚洲。
如果把加入世贸组织,看作是中国“躲进小楼成一统,不管东西南北中”时代的即将彻底结束,那么今后加强区域合作,对中国而言将变得越来越迫切。
周可仁在本届亚行年会上就曾表示,今后中国将本着由近及远、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针,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
今后,中国、亚洲乃至世界将发生何种变化,现在难有定论。但无疑,中国经济在为亚洲经济提供动力的同时,也必将从亚洲获得更多发展机遇。中国经济在成就亚洲经济的同时,亚洲也将成就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