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末出现的“年关索债潮”,曾在证券市场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近百家上市公司在监管部门的督促下纷纷公布了形形色色的清欠计划,表了决心。近来,部分上市公司陆续就清欠工作进程发布了公告。
据不完全统计,进入4月份以来,已有近20家上市公司公告了大股东及关联方还款进展情况。其中,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清欠工作都取得了一定进展,还款比例从0.4%到76%不等。但与去年底披露的近百家上市公司天数的欠款相比,显然只是沧海一粟。虽然个别公司清欠颇有成效,但整体来说,还款进程仍显缓慢。
在启动还款计划的公司中,多数只收回了欠款中的一小部分,因种种原因无法按原计划履行清收工作。如某公司承诺去年底收回欠款的80%,但只收回了50%;欠款达7个多亿的公司只收回了不到两千万;有的公司已将无法收回的应收款进行核销。还有公司无奈地表示大股东无法及时还款的原因是本身信誉等级下降,不具备融资条件,而不得不上报地方政府进行协调。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应收关联欠款20余亿元的ST轻骑(相关,行情),因母公司陷入巨额银行债务逾期、诉讼缠身的窘境而使得欠款不但追不回,反而有所增加,“2002年收回15亿元”的还款计划更是不甚乐观。显然,大多数公司都将今年清欠的希望寄托在未来半年多的时间里。
从目前看,以资产、股权冲抵债务的偿债方式是最通行的做法,如秦岭水泥(相关,行情)的欠款方以9622万元资产抵偿了1.26亿元债务中的76%,余款还将以收购资产等方式解决;天鹅股份(相关,行情)采用收购股东土地的方式冲减应收帐款;ST高斯达(相关,行情)的欠款方以某制药公司99%的股权冲抵了500万元债务,类似的公司还有河北宣工(相关,行情)、江西纸业(相关,行情)、民族化工(相关,行情)等。长期的市场经验告诉我们,多数的以资抵债都因评估值的难以捉摸和资产质量好坏的难以把握,而无法判定它对上市公司是喜是忧。因此,也有上市公司对不负责任的以资抵债采取了抵制态度,如民族化工认为大股东民化集团拟用于偿还占用资金的共计7771.56万元固定资产和土地存在质量问题,因而拒收。
当然也有实实在在用现金还款的,如三九医药(相关,行情)计划于9月30日前收回8亿元现金,目前已收回现金7.49亿。有的公司会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清欠模式,如中国嘉陵(相关,行情)采用现金回收、资产和股权抵偿的方式共收回了欠款的54%,类似的还有ST高斯达。
此外,还有采取资产置换、债转股等其他方式解决应收帐款的。如上海三毛(相关,行情)利用资产置换将2亿多元的应收帐款置出;江西纸业采用的是经与大股东、银行协商,将公司帮大股东承贷的5.3亿元转作大股东贷款的方式冲减欠款。随着年中的临近,为了改善中期业绩,还会有更多的被巨额欠款拖累的公司将采用各种方式抓紧解决庞大的应收帐款。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巨额资金被占用时间的延长,很多公司都积累了同样令人咋舌的资金占用费,成为不可忽视的一块应收帐款。如江西纸业占用资金中新增的2.33亿元就包括尚未收到的资金占用费。显然,欠款数额越大,占用时间越长,资金占用费就越庞大,对于某些还款吃力的大股东和关联方来说,这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日前,天鹅股份在这个问题上就“高抬”了一次“贵手”,称“为降低财务风险,鉴于控股股东已积极采取措施归还占用资金,决定停止收取其资金占用费”。对于那些欠了钱的大股东来说,尽快还钱,以免雪球越滚越大才是明智之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