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螺水泥(相关,行情)(600585)的市场关注度颇高,一方面是该股A股股价于近日创出了历史新高,从理论上拓展了后市的涨升空间。另一方面,该公司在香港H股市场的股价一度超越A股,实现了A股及H股之间股价并轨。如果我们统计沪深两市1200多家股票从10月8日至24日的累计涨幅,海螺水泥也是排名前10位的品种。浏览该股的日K线组合可以发现,该股今年以来一直在中期上升通道中运行,大盘的弱势格局基本上没有对该股形成什么负面影响。该股为什么能演绎独立的涨升行情呢?
海螺水泥作为我国最大的水泥生产商和供应商,享有中国水泥第一品牌美誉,其生产能力在亚洲居第三位,世界居第十二位。公司代表了中国水泥行业的先进生产力,在区位、规模、成本、市场营销、技术品牌、人才管理等方面在业内均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优势。近日公司披露第三季度报告,季报显示公司业绩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5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8.46%;利润总额为8.43亿元,同比增长142.35%;实现净利润4.14亿元,每股收益0.35元,同比增长138.10%。仔细分析公司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水泥行业进入景气循环周期。最近几年,我国基础建设规模庞大,重大工程众多,房地产不断升温,对水泥产品的需求巨大。2002年,我国水泥产量达7.7亿吨,消费量也达7.2亿吨,为全球最大的水泥产品消费市场。今年以来水泥行业继续呈现产销两旺势头,水泥产业集中度逐渐提高,装备的大型化和企业自动化程度提高,亏损面不断缩减,行业整体经济效益明显改变。经济运行数据表明,水泥行业已经复苏并进入景气循环周期。专家预测,国内经济还将在较长时间内维持高速发展态势,特别是有许多重大基建工程,像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金沙江十多个发电工程(发电量相当于两个长江三峡大坝),加上迅速扩张的高速公路、地铁与城市基础建设等工程,对水泥等建材的需求会持续大幅增加。行业的景气循环为水泥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规模效应开始显现。最近几年,公司利用自身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市场优势、资金优势、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等,通过资本化运作及实施T型发展战略,使公司水泥生产能力保持了快速扩张势头。1997年公司水泥和熟料年销量仅为299万吨,2000年为667万吨,2001年提升至1001万吨,2002年达到1450万吨,比上年增长44.86%。目前公司已建和在建的日产5000吨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已达到10条,1条日产8000吨熟料的生产线和3条日产10000吨熟料生产线也将于未来一、二年内建成投产。到2005年,公司将拥有千万吨级熟料基地1个,600万吨级熟料基地2个,300万吨级熟料基地多个,总生产能力将达到年产熟料4000万吨以上和年产水泥4000万吨以上,不论是单个工厂的规模还是总公司的规模都将位于世界前列,公司在未来二、三年仍将保持快速扩张的发展势头。
三、公司产品具备一定的质量优势,另外公司销售网络完备,具备一定的品牌优势。这是公司产品能够牢牢占据东南沿海市场和部分华中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也注意到另外一个问题,目前我国水泥企业约有8000多家,平均单厂产能仅8万吨左右,水泥产能总量有所过剩。许多地方小水泥企业以牺牲环保为代价,用较低的市场价格挤占市场,给行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针对这种现状,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明确指出,要走资源、环境、效益协调发展的道路,通过提高技术经济指标和相应标准限制,提高水泥生产准入门槛以及加大环保执法力度等方法,限制小水泥发展,并切实淘汰落后的立窑和污染严重的小回转窑。鼓励行业结构调整,将给作为大中型水泥生产企业代表的上市公司提供更多的市场份额,使水泥行业的市场竞争在更高的层面进行,海螺水泥必将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正因为公司优良的基本面及良好的发展前景,海螺水泥获得了机构资金的青睐。公司业绩报告显示,以汉兴基金、鹏华成长基金为代表的投资基金大规模介入,为该股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想像空间。而香港股市中该股也获得了机构资金的积极追捧,近期股价放量走强而超越A股定位,这也是市场行为的合理选择。
进一步分析该股的后市发展,我们考虑几个问题:
1、该股在清晰的中期上升通道中运行,涨升速率虽然并不是很快,但走势却比较稳健,并于近日创出了历史新高,从理论上拓展了后市运行空间。
2、以基金为主导的机构投资者是中线运作,决定了短线攻击力度并不会很强,投资者应该放弃短线思维。
3、该股目前已运行到上升通道的上轨附近,并且股价也逼近10元整数关,估计短线可能会出现一定的震荡反复。不过作为机构资金中线运作的品种,该股短线反复时将为投资者提供中线逢低吸纳机会,后市发展可谨慎乐观。(北京首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