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的中报披露工作已经展开,然而需要提醒投资者注意的是,今年看上市公司的中报,将可以看到上市公司对下一季度业绩是否会发生重大变动的预测,因为沪深交易所要求从今年中报起,上市公司要严格执行新的业绩预告制度。年初,沪深交易所为保证平稳过渡,给了上市公司半年的适应时间,因此,近期公布半年度业绩预告的公司实际上是在对一季度报告进行补充。
新制度的严格执行,对上市公司有何影响呢?锦州港(相关,行情)的财务总监张先生认为:“新制度基本上不会对我们公司产生什么影响。作为一个持续经营的公司,提前一个季度进行业绩预测是可行的;而且业绩预测总有一个上下浮动的界限,不会对公司产生什么影响,公司也不会有什么压力。”当问及是否会对进行重组的公司形成一定压力时,张先生表示:“不会,因为重组的公司的重组过程也有一定的进度和规划,可能某些政策性的因素会对公司重组过程形成不可确定的因素,但是总体来说,公司只要对此进行合理的测算,基本上还是能够预测出来一个相对业绩的。”
民生银行(相关,行情)负责人何先生的表态更直白:“作为银行类上市公司,我特别赞成这种规章和制度,因为不管监管部门是否要求披露信息,我们每季度都是要进行预测的。当然,我们对这个规则也有疑虑,那就是出现差异怎么办?”持同样疑问的还有豫园商城(相关,行情)董秘程先生,他对监管层对业绩预测准确性要求有一定担心。
目前,市场分析人士和普通投资者最担心的也是这个问题,如果有些公司出于特殊的目的,想依靠业绩进行炒作的时候,就可能在不违反规则的情况下进行业绩操作。而一旦出现问题,公司也会找到一些适当的理由为自己解脱。
就新制度的实施及上市公司的疑问,记者特别采访了沪深交易所的有关人士。深交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从第一季度的情况看,新制度的实行效果还是不错的,但从今年中报起,新制度将予以严格执行,如果上市公司没有按照规定对下一季度的业绩进行预测,就属于遗漏重要信息,上市公司必须拿出理由来;如果这种理由不被交易所通过,交易所将会对其采取公开谴责或者内部通报批评等处罚措施。如果上市公司的预测与实际情况不符会怎么样呢?深交所有关人士认为,肯定不能要求上市公司做到绝对的一致,但是如果预测与实际出现偏差没有合理的原因,交易所肯定会对其进行处罚。
记者还了解到,公司对第三季度经营成果大幅度变动的预测,将会出现在中报的“管理层的讨论与分析”一项中,投资者特别予以关注。
恰巧今日出现了一家在中报中预告第三季度业绩的公司。ST马龙(相关,行情)(600792)发布了扭亏中报,每股收益0.02元。同时公司预测第三季度经营业绩将比上年同期上升5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