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最难忘的是每年的7月7日、8日和9日。而对于国内的十家基金管理公司来说,11月25日到29日则是他们的“高考日”。这些公司按照事先抽来的顺序,要在两个小时内将计划、筹备并演练了多日的成果展现在社保基金理事会专家评审委员会的面前,争取担当社保基金的首批管理人。
根据去年12月公布实施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中“具有二年以上在中国境内从事证券投资管理业务的经验”的规定,目前国内只有最早成立的“老十家”基金管理公司迈过了这个硬性门槛。在面试之前,这些公司都递交了翔实的“笔试”答卷,包括公司概况、人员队伍、投资决策、投资风格与投资组合管理、交易管理、风险控制、业绩评价、信息披露与客户服务、利润分配等方面。
基金公司看重长远效益社保基金更看重业绩表现
此前据知情人士透露,社保基金大约拥有300多亿元的可委托资产,将由五家或五家以上满足条件的基金管理公司来管理。平均下来,每家高达60亿元的管理规模虽然具有一定吸引力,但其中的债券投资部分注定只能提取很低的管理费(南方宝元债券基金的管理费是0.8%,华夏债券基金是0.6%),相对于一般封闭式基金的1.5%的管理费有明显差距,因此经济效益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可观。
“一旦成为社保基金管理人,基金公司将有着更好的品牌,更强的营销能力和更多的发展空间。”基金专业人士指出,基金公司的积极态度更多的是“务虚”、是求长远发展。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高层更进一步指出,某种程度上社保基金是基金公司“代客理财”的一种特例,拥有了社保基金的管理权,对今后获得专户理财业务的资格无疑大有裨益。
业内人士指出,社保基金资产固然希望增值,但去年在以“特殊战略投资人”身份认购中国石化“呛水”后,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首要的任务是资产的保值,社保基金要在保证安全性、流动性的基础上寻求收益。
据悉,理事会评分标准原则上包括两方面因素:硬件因素包括公司过往表现、产品、管理费用;软件因素包括投资理念、投资小组成员、公司治理结构、信誉、投资决策和风险控制程序、服务等。
有熟悉基金业的保险公司人士认为,旗下基金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基金管理公司的软件因素,“你很难想象投资决策程序有问题的基金公司能够取得好的业绩;说得天花乱坠不一定本领过硬,关键还要看两条———以往的投资收益以及风险控制水平。”他还特别补充,这种业绩是相对长期的,而不是一时的、短暂的表现。
华夏、华安、南方当仁不让
在这场角逐中,华夏基金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华夏”)一直被视为有力的竞争者,其旗下的基金自2001年以来一直是稳扎稳打,在牛市后期和下跌、调整市中都取得了佳绩,尤其是去年年底发行的华夏成长在开放式基金中一枝独秀,表现出很好的抗风险能力和对流动性的控制水平。
对华夏来说,更为有利的是曾接受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临时委托,按照“社保基金委托资产管理业务须与投资管理人其他业务分开”的规定,在有限权利范围内临时管理了社保基金以战略投资者身份购得的中国石化3亿股A股的资产。这一特殊经历恐怕是其他基金公司望而兴叹的。华夏今年来惟一的缺憾就是申购了大量的通海高科,而日前的换股吉电电力以及其后证监会的表态终于了却了这块“心病”,让华夏更可以放开手脚,在社保基金理事会的专家委员会面前尽展风采。
华安基金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华安”)也是此前被较多提及的基金公司。其“精选各股、重仓持有”的策略是华安难以置信地在牛市中取得了同大盘不相上下的增幅。去年更是华安基金公司最为风光的一年:2月,华安被国际著名投资机构俱乐部“机构投资者论坛”;7月,华安与JP摩根富林明资产管理集团签署了中国首个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备忘录;9月,国内首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成功发行。今年年初,华安旗下的基金安信又成为内地第一只单位分红超过1元的基金。
虽然今年以来华安一直表现欠佳,但以一年期业绩计算,11月22日两只华安的大盘基金———安信和安顺也还能排到中上游水平,没有被落下太远。而华安上证180指数增强型开放式基金的成功募集不仅有利于提高公司对于流动性的管理能力,更提升了公司的人气。
和华安类似,南方基金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南方”)也创造了国内诸多的第一:第一家规范后的新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开元是业内第一只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南方稳健成长在业内开放式基金中最早实现分红并最早多次分红,南方宝元债券被誉为基金业中第一只真正创新的投资品种……基金业发展的每一步南方都从未落后过。
总体来看,南方旗下的基金业绩也不错,规模20亿元的基金开元一年来在45只基金中名列第5位,规模30亿元的基金天元名列第14位。至于南方管理的金元、隆元两只规模5亿的小基金,虽然业绩表现一直不甚理想,但据熟悉南方的研究人士分析,这可能是由于南方提早对老化资产做出调整造成的。如果社保基金的专家委员会也这样认为,无疑可以大大打消南方的疑虑。
投资业绩和规范运作问题困扰其余各基金公司
相对于前三家基金管理公司来说,困扰其它几家基金的主要是投资业绩问题和规范运作问题。
国泰基金管理公司虽然是国内基金公司中的“老大哥”,旗下的金泰也和开元一起成为划时代的标志,但国泰一直以平庸稳重的形象亮相,投资业绩也鲜有佳绩。和其他公司不同,国泰管理的小盘基金5亿的金盛表现最为优秀,其他基金一直位居中游。以风险系数(β值)来衡量,国泰旗下基金风险颇高。而最令公司失分的可能是开放式基金国泰金鹰增长的运作,其净值增长率近期越来越差,几乎一直垫底。此外,国泰的总经理助理徐智麟曾表示:公司为社保基金量体裁衣,设计了3种基金类型供社保理事会选择,分别是追求收益的、追求价值的和追求风险增长的。但业内研究人士却认为,追求风险增长的设计对社保基金来说倒很可能是画蛇添足了。
鹏华基金管理公司原本也是一家投资水平中游的基金公司,问题是查看中期和长期的投资业绩,鹏华旗下的基金还是乏善可陈,基本名列中下游位置。当初开放式基金发行时鹏华针对市民的营销策略颇为成功,不知道这次对专业人士的营销能有几成胜算。
和鹏华一样,富国基金管理公司在开放式基金销售方面抓住了机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投资业绩一直是其“心中之痛”,在牛市之中总是慢半拍,在今年的大幅震荡市中又几次把行情判断反,业绩自然落后。公司虽然已意识到投资方面的问题,在前一段时间较大幅度地调整了基金经理,期待能够有一个新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然而无奈时间短促,保险公司一直怀疑其投资决策的流程和投资理念,这大概也是社保基金要考虑的问题。
大成基金管理公司在投资上经常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先是接连踏上银广夏和数码测绘两枚地雷,此前又碰上了中兴通讯和国电电力的“二踢脚”连响。尽管证监会经过半年的调查后对大成投资银广夏表示没有道德问题,但连大成自己都承认在投资方面需要加强改进。保险公司人士认为,提高投资业绩、回复自身信誉是大成的当务之急。
如果说前几家基金管理公司主要受累于投资业绩的话,博时基金管理公司和长盛基金管理公司在规范运作方面可能会引来更多的争论。
《基金黑幕》直接引发了中国证监会对基金的彻底调查,博时聘用的直接业务人员被认定有违规操作行为。此后旗下基金的投资成绩在去年也是一片凋零。对于社保基金的管理者,有一条要求是“管理审慎,信誉较高”,博时受到证监会的批评查处是否属于其中之列?谁也说不清楚。同样,在《基金黑幕》中,长盛也是涉嫌不规范行为较严重的公司,而在去年的“深高速”超额申购事件中也出现了长盛的身影。
与此截然相反的是,嘉实基金管理公司的首次成名恰恰是源于《基金黑幕》中惟一的彻底清白之身。尽管后来的巨额申购青岛啤酒事件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但在去年年底的“深高速申购事件”中嘉实再次证明了自己的规范投资行为,不留一丝容许他人怀疑的把柄。但是,长期以来一直仅管理一只规模为20亿元的基金泰和,使嘉实的财力略显窘迫,可能影响到研究、投资等人才的积累储备,这也是社保基金可能考虑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