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叩响上海个人金融市场 土洋比拼揭幕
http://business.sohu.com/
|
|
对于花旗银行来说,昨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赶在扎根中国100年的庆典上,将其最拿手的个人银行开到上海滩,从而为花旗的“下一个100年”奠定了基调;对上海金融业来说,昨天则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日子———在WTO承诺背景下,中资外资的竞争直到昨天才真正启动,上海个人金融市场将面临一次或大或小的版图整合。
1.个人银行启动
昨天下午3时许,和平饭店底层装修一新的花旗浦西支行,专程为中国业务来沪的花旗集团董事长兼CEO桑福德·威尔为浦西支行的第一位中国顾客———“亿唐网”创立者唐海松开户。
从这一刻起,花旗银行上海分行开始了对国内居民和国内企业在内的各类客户的“全面外汇业务”,这意味着普通的中国公民可以在花旗拥有自己的外汇账户。个人银行是花旗集团最有竞争力的部门之一,花旗会如何施展自己的竞争战术呢?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正如在全球其他地方一样,花旗注重的依旧是细分市场和增值服务,尽管对外币存款不设下限,但其名牌服务“花旗贵宾理财”的门槛高达10万美元;同时,如果外币存款超过一定金额(3000美元),可能会参照其全球标准收取0.25%的服务费。尽管如此,花旗的财富管理理念还是吸引了不少人,毕竟,如果存入的是现汇,你的资金就可以进入花旗在全球的投资网络。
2.花旗中国战略
事实上,花旗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正如花旗高层一贯强调的那样,中国是最重要的新兴市场,个人银行揭起的只是中国战略的开端。记者从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获悉,花旗银行上海分行为下一步的业务运作投入了巨额资金,增加外汇业务营运资金5000万元人民币的等值美元,增加人民币业务营运资金3.6亿元人民币,这样一来,其营运资金增加到5.9亿元人民币。
作为全球领先的金融巨头,花旗对中国市场的兴趣显而易见。在简短的记者招待会上,花旗高层特别表示,希望和欢迎更多的市场竞争———藏在此语背后的,其实是期待进一步市场开放和更充分的竞争。无疑,从最简单的存款开始,花旗的市场渗透和对黄金客户的争夺估计不久就将次第展开。
3.中资银行的下一步
中资银行对花旗银行的开业举措高度关注。据悉,一些中资银行员工专程到花旗浦西支行打探“情报”,试图从业务细节上把握自己的竞争优势或劣势。由于此次的市场交锋将集中体现在外汇业务领域,记者特意采访了在该领域实力较强的两家银行。
对于中国银行上海分行来说,其占据上海市场半壁江山的外汇存款是否会搬家?市中行办公室新闻发言人张晓斌的回答很专业:一个市场有新的竞争者进入,旧的均衡被打破很正常,此后大家比拼的就是服务水平,存款会有一定程度的搬家,但也会回流,而竞争对大家都有利。市交行私金部经理帅师则特别提到,外资银行在中国享受的是“国民待遇”,也就是和中资银行同样的监管环境,从长期看,充分竞争对中资银行的机遇大于挑战,中资将经历的三个关键词是学习、竞争和合作。
|
2002年3月22日10:49 |
内容相关文章 |
|
作者相关文章 |
|
|
|
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