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午盘过后,以海虹控股(相关,行情)为首的网络类个股再度挽大盘于即倒之势,并有效激活了科技股板块,使之及时跟进。面对目前如此狂热的市场氛围,那我们该怎么定性这一轮的网络股行情呢?难道该板块的中线机会已经产生?
其实,就行情的延续性角度看,周四网络股行情更象是对上周由厦门信达(相关,行情)所引发行情的后延式炒做。而针对近期网络类个股的频频异动,市场中也基本达成相对一致的观点:首先,在美国Nasdaq上市的三大门户网站--网易、搜狐和新浪近期股价频创新高的正面激励。而在最近的行情中,三大门户网站股价大都创下近两年来的最高水平;在外围市场上网络股狂飙走势的激励下,通过心理预期作用,国内的网络股很自然将成为主力短期挖掘对象。其次,部分网络公司发布赢利公告,表明网络类公司告别"烧钱"时代。如在美国上市的三大网站就给出了较为好看的三季度报表,网易首次实现赢利,而搜狐和新浪同比增幅巨大;且有统计数据显示国内已有1/3的.com网站实现扭亏为盈的目标,因此,在行业回暖的背景下,主力资金炒做就有了充分的理由。最后,部分网站已初步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使得市场对该行业业绩稳定成长存在一定信心。一方面,短信市场的巨大容量,让市场对网络类公司业绩产生良好的预期。据统计资料显示2002全年的短信收入估计将在100个亿之上。另一方面,收费游戏市场的潜力也不可限量。根据相对保守估计,目前国内每年将产生1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因此,网络股行情的崛起并不是无本之末,而在行情背后也是存在一些实实在在的因素。
不过,笔者认为网络行情的基础并不扎实。当然,我们并不否认网络业正在逐步复苏,但以下几点值得注意充分:(1)虽然目前已经有1/3的.com网站实现扭亏的目标,但辨证的看,还有2/3的网站还没有摆脱"烧钱"状态,整个行业仍是处于一个相对的低潮,行业性的亏损依旧明显。因此,在目前利用行业性因素进行发掘价值,则行情的本质更可能是概念性的炒做,从而决定板块行情难以持续拓展。(2)从网络行业的排它性看。如短信业务往往具备一定的垄断性和专一性,在"移动梦网"业务中网易、搜狐和新浪三家网站就占据了将近4/5的市场份额。因此,在更多时候这种新盈利模式的形成仅能使少部分网站受益,而大多数的网站则是仅能沾到"概念性"的光彩;而假如近期行情是以"新盈利"模式为切入点的话,则不免让人有点象在打"擦边球"的感觉。(3)简单心理层面的作用难以引发持续性行情。从目前状况看,由于国内外市场并不存在直接或者是间接的资金对流,而在各市场间也就不存在必然性的价值发现功能。因此,国内网络股行情的跟随演化,本身就是基于对三大门户网站股价大幅涨升的"概念借鉴性"的炒做。且三大门户网站股价的上涨开始于200年的第二季度,相反的,国内网络股则是在年末行情中稍微火一把,如此长的时间跨度也至少表明行情间并不存在互动联系,国内网络股行情"后知后觉"式的炒做意图极为明显。
最后,从二级市场的具体走势分析,在周四盘中海虹控股的彪悍走势很快就引发了较好的跟风行情,如数码网络(相关,行情)、青鸟天桥(相关,行情)等个股亦一度带量狂攻。但细心投资者不难发现,前期表现突出的厦门信达和上海科技(相关,行情)两只龙头股则表现疲软,在小幅象征性的反弹之后,便陷入调整格局,应该说这是一个并不让人怎么值得"乐观"的信号。因此,从短线角度看,追涨网络股的行为并不可取。当然,一棍子就将网络股打死也不理性,毕竟部分网络股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盈利模式,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已具备中线投资价值。这类个股具体有:海虹控股(000503)公司经过多年的业务重组及资料整合,主营业务范围已经由单一的化纤生产制造逐渐转变为医药电子商务、数字娱乐及化纤三大支柱产业。且公司2002年半年度报告显示:网络业务的两大支柱--医药电子商务和联众游戏网站实现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了130%和201%,合计实现净利润3737万元,占到公司净利润的90.75%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