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股票的走势就是让人想不通:明明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好得不得了,无论从哪方面看它都应该成为一线股甚至龙头股的,但股价偏偏趴在那里不动;而有的公司基本面可以说已经“烂”到了骨子里,股价却一涨再涨,远远比所谓绩优股高出许多。如此这般究竟为哪般?却原来,透过股价走势,我们大致可以窥见其后面正不断变化着的基本面。
举个例子吧:在蓝田股份(相关,行情)(现ST生态(相关,行情)(相关,行情))出事之前,谁不知道它是一只绩优股?其1999年的每股收益甚至达到了1.15元,就连2001年中期也还有0.378元,简直就是中国农业概念的龙头老大嘛!但其在二级市场上的股价表现却又是那样的令人纳闷:自2000年年中以来几乎就没涨过。这就说明,主力机构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早就发现了问题,只不过他们没有也不可能就此进行信息发布,而是最终由刘洙威来把这层“窗户纸”给捅破了而已。相反的例子就更多了,比方上周刚刚恢复交易的白猫股份(相关,行情)和航天长峰(相关,行情),就是由几乎人见人弃的PT双鹿和PT北旅(相关,行情)“变身”而来的。在其恢复上市之前,我们都只知道它们的“破”,尤其是PT双鹿2000年每股收益甚至达到了-1.1661元,对应其不算低的股价,谁能说它们还有投资价值?但经过脱胎换骨之后,再来看看其基本面,无疑已开始变得诱人起来,而这正是其股价飞涨、主力获利极丰的关键成因。主力为什么能够“点石成金”?“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到了隐身于股价后面的基本面因素,应该是他们成功的关键。
当然也有例外,比方银广夏就骗过了不少人的眼睛,其中还包括作为主力机构的证券投资基金以及不少上市公司。但这种现象毕竟只是个别的,并且只要你不是太贪或者在山顶上还在追高,也还是有利甚至有暴利可图的。所以,在选股的问题上最好别太自信,因为无论如何,作为投资者个人的研究力量也比不上大机构庞大的班子。
那么,作为中小投资者,我们又该如何把握其内在的基本面呢?实际上,看不透上市公司真正的基本面不要紧,只要看得懂股价走势就行。虽然一只股票的表现除了真正的基本面外还有主力资金的介入程度、操作手法等等因素共同制约,但这些不都于我们的运作有益么?远离那些“看上去很美”的股票,可能是我们成为赢家的一大转折点。
来源:[中国财经信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