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上周报道,今年5月27日,浙江省嵊州市“一个小型私募基金管理者”,因爆仓而服毒自尽。
据报道,38岁的钟健民是浙江省嵊州市一所中学化学实验室教师,1990年开始炒股,他在其家乡绍兴股民中有“财神”之称。最高峰时,股市中供钟操纵的资金超过一亿元。但在2002年5月下旬,由于股市下跌,钟健民终于爆仓,临死前,他不仅自己已不名分文,而且还欠下了众多股民的巨额债务。
应该说,钟健民也算是股市中的“高手”,1999年12月他手头资金总共1500万元,而2000年5月,1500万元变成了4000万元,净赚2500万元。但此后,由于他以年利息25%拆借了2000万元资金,股市下跌导致了他最后的爆仓,走上了不归路。
从钟健民的悲剧中,可以看出,他之所以走向末路,是由于他过分自信,漠视股市风险,从而铤而走险,犯了股市的大忌:借货炒股,巨额透支。
事实上,钟健民临死前也悟出了这一点,他在遗书中写道:“与庄家斗,只有自己的钱才可以有耐心,如果心急想赚钱肯定是不行的。”
股市有机会,有时也许有暴富的机会,但并非人人都能抓得住,股市有风险,风险却可能随时降临到每一个人身上,但很多人对此往往视而不见,由此就产生了很多悲剧,钟健民只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殊不知,当初和杨百万一道炒股起家的千万级大户,如今已所剩无几。他们的悲剧,都源于过分自信,因贪欲膨胀而透支,最后被打得爆仓。
杨百万曾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在这个市场上,不看谁活得好,而看谁活得长。因此,在股市里,我们首先应考虑的是自己能承受多大的风险,而不是要赚到多少钱。你可以把股市作为战场,但不能将其当赌场,尤其不能押上自己的身家性命。
另一方面,当下岗职工、退休的爹爹婆婆们将自己多年的积蓄或微薄的养老金投入股市,想在里面淘金,但他们却往往遇上弄虚作假的上市公司,或者心狠手辣的股市黑庄,将其血汗钱卷走,这则是股市中更常见的悲剧。
一些经济学家早就对全民炒股表示了忧虑,有良知的财经记者不久前也发出“弱势群体应远离股市”忠告。不过,现实的情况是,“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句话只有在人们亲身经历过市场风险后才会体会更深。
我们希望股市里的悲剧越来越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