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业中外合资已开闸
http://business.sohu.com/
|
|
本报记者 黄晓萍
日前国安基金管理公司和华宝兴业基金管理公司的相继获准筹建,不仅是合资双方多年寻求合作的“花开结果”,更标志着中国开始正式兑现对世贸组织就证券业开放作出的承诺,中外合资成立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以及其他中介机构将出现“开闸放水”的实质性进展。
早在2000年,海通、国泰君安、申银万国、银河、国信等国内券商就与美林、摩根斯坦利、日兴、东洋等海外金融机构频繁“触电”,就建立基金管理公司、合资证券公司开展前期工作。2001年以来,多家国内券商和基金管理公司开始与境外机构进行技术合作,如银河证券与英国施罗德集团,国泰君安与德累斯顿银行,富国基金与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南方基金与汇丰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等等。
2002年7月1日正式生效的《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和《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规则》无疑成为中外券商合资的助推器。除了抢拔头筹的国安公司与位居榜眼的华宝兴业,在为组建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作冲刺的还有海通证券与富通基金管理公司、申银万国与法国巴黎资产管理公司及国际金融公司、光大证券与保德信集团、国通证券与荷兰国际集团、富国基金管理公司与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等十几对合作伙伴。相比之下,合资券商筹建的步伐则显得有些缓慢。在向证监会递交了成立外资参股证券公司的申请名单上,湘财证券与里昂证券、长江证券与巴黎百富勤、汉唐证券与京华山一、深创投成为热门选手。而银河证券与花旗银行则于2002年4月签署备忘录,双方将在银行证券服务、人员培训、市场及产品开发、信息及研究成果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值得关注的是,继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之后,2002年3月,另一家合资券商——中银国际证券成立,主要发起人是在香港注册的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中金中银都获准开展A股经纪业务,而且其49%的外资持股比例都大大超标,属于特例。所以,遵循入世证券业开放承诺、严格意义上的合资券商尚未产生。
紧跟国安公司的临门一脚,首家中外合资咨询公司也开张大吉。日前,上海海际大和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成立,合资方为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和日本大和证券SMBC亚洲控股有限公司及株式会社大和总研,该公司经营范围涵盖了财务咨询、资产重组、项目开发、企业改制、并购咨询等。据了解,此前一批外资券商背景的外资咨询公司已先后登陆上海,例如大福咨询、宇商投资咨询以及新近筹备的上海凯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等,与境内机构合资成立咨询公司成为其加快业务扩张的变通方式之一。
首家中外合资的资产管理公司也有望浮出水面,据了解,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与摩根斯坦利的合资公司目前正在审批当中,不久就会有结果。此外,还有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与高盛公司的合资公司也在审批之中。
|
2002年11月7日09:24 |
内容相关文章 |
|
作者相关文章 |
|
|
|
市场直击 |
|
搜狐热门股 |
|
机构看盘 |
|
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