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开放式基金上半年业绩胜出封闭式基金,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市场在津津乐道于开放式基金上半年取得如此好业绩的同时,对其业绩高增长之后面临的考验,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专业人士认为,在目前市场环境下,基金所面临的投资品种基本相同,其运行成效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基金自身的水平与历史原因等,而不能简单取决于开放式还是封闭式。特别是国内市场还不十分成熟,基金投资业绩受股市整体走势的影响相当大。所以很难说,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开放式基金业绩就一定优于封闭式基金。
而且,净值大幅提高之后,开放式基金还可能面临较大的赎回风险。业内人士认为,由于目前市场投机气氛较浓,在开放式基金净值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其面临较大赎回风险的概率自然会增大,这对开放式基金的运作将造成一定影响。其实,开放式基金作为长期投资品种,其收益率在较长时期才会体现出相对优势。然而,由于国内不少投资者对短期收益相当看重,比较注重短期的申购与赎回。例如,对于一些机构投资者来说,个别开放式基金的半年净收益率超过8%,这显然是相当丰厚的,在目前市况下落袋为安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因此,在投机因素的促动下,净值过高和过低面临的赎回风险几乎是差不多的。
而实际上,这种现象在今年第一季度已有所显现。据统计,华安创新、南方稳健成长与华夏成长首次募集的总规模为117.26亿份,到今年第一季度末已普遍小规模下降:华安创新从50亿份基金单位降到43.97亿份,南方稳健成长从34.89亿份降到了31.83亿份,华夏成长从32.37亿份降到31.82亿份,赎回的总规模是5.68亿份,占首次发行规模的4.84%。
有鉴于此,有基金管理公司人士认为,在目前情况下进行临时分红不失为一种有效降低净值的办法。毕竟,经过7%以上的高增长之后,较高的基金净值无疑对于开放式基金持有人始终具有较大诱惑力,从而对基金管理人也构成了较大的现金压力。虽然在国外较成熟的证券市场,开放式基金的投资价值主要不是以分红而是以净值的增长体现投资收益的,但是,由于国内证券市场价值投资的理念并未最终形成,需要通过包括分红等各种形式予以强化。因此,在三只开放式基金已进行第一次年内分红的情况下,有不少专业人士也认为,二次分红的策略可以发挥多方面作用。
净值高增长之后如何保持业绩的稳定性,无疑是摆在开放式基金面前的又一重大课题。有专业人士强调,开放式基金业绩能否稳定增长,对持有人的信心至关重要。业绩的大起大落将会促使基金持有人频繁进出,加大开放式基金的波动性。日前由于国内市场还不具备有效的避险工具,一旦大市回调,开放式基金也难以独善其身。因此,开放式基金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