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二级市场动不动就跳水,另一边是国债市场热火朝天,难怪许多上市公司要动心,于是乎,近日进入债市的上市公司陆续多起来了,待到上市仅两个月的新股宝钛股份(相关,行情)6月14日也公告称"1.7亿元用于委托国债投资"时,我们意识到"上市公司入债市"已从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了。此情此景实在熟悉,让人想起了去年此时的上市公司委托理财现象,昔日二级市场累累伤痕犹在,今日却又被如火如荼的国债市场所诱惑,上市公司对于证券市场的执着实在让人感动。
一、国债市场无风险否?
一直以来,民间总有一种"国债无风险、买国债就象存银行一样安全"的说法,故而上市公司表示投资国债时的底气就往往要比投资股票要足多了,但是,"国债无风险"指的是国债兑付无风险,但国债二级市场却未必无风险。看今年的国债二级市场,好比看我们熟悉的股票二级市场一样,有领涨股、有火爆行情,当然同时也有风险:
(1)场面火爆:今年1月起随着大资金的不断涌入,在降息、净价交易、新债发行等一系列利好的刺激下,国债市场呈现出近年来罕见的火爆场景。今年1至5月交易所国债市场成交金额近2500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的六成左右,日均成交额达到28亿元左右,较去年增长了55%;
(2)领涨龙头:交易所挂牌的20年长期国债0107券成为领涨龙头,仅在五月份其净价便由110.65元一路攀升至117元以上,涨幅近6%,考虑到复权等因素,其最高时的价格已较之今年开盘时的108.17元,上涨了12%左右;
(3)风险暗藏:在长债短炒心态的驱动下,国债交易的投机气氛浓重、收益率越走越低,在缺乏对冲机制的市场中,本为资金避风港的国债市场却积聚着潜在的危险。在大量资金的注入下,债券市场实际上已演变为典型的资金推动型市场,其投资价值早已降至次要位置。
二、上市公司的国债热
稍一留意,便会发现4月份以来公告称将投资国债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其中有刚上市的新股,将暂时闲置的募集资金入债市,也有突然手头宽松的老股。略举一二例:
1.新股--宝钛股份、天地科技(相关,行情)
宝钛股份(600456):今年3月28日发行新股募资3.1亿元,4月12日上市,6月14日董事会公告:用公司自有资金7000万元整和暂时闲置的募集资金人民币1亿元整用于委托国债投资,具体委托事项正在商谈中;
天地科技(600582):今年4月23日发行新股募资3亿元,5月15日上市,6月8日董事会公告:审议通过了公司第一大股东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提出的关于利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国债投资的提案;
2.老股--华泰股份(相关,行情)、上实联合(相关,行情)、重庆港九、外高桥(相关,行情)、鑫科材料(相关,行情)
华泰股份(600308):4月9日股东大会公告:公司新股募资尚余资金57604万元,主要为公司对15万吨/年轻量涂布纸及配套200T/D废纸脱墨集中制浆项目的未投资金。根据协议公司已经于2002年1月15日付出10%的设备订金5604万元,其余资金将在2002年的8月份以后陆续付出,为充分利用该资金,决议将该部分暂时闲置资金在不影响募集资金使用的情况下用于沪、深证交所的国债回购;
上实联合(600607):4月19日董事会公告:授权总经理以公司自有资金进行国债投资业务,金额不超过一亿元,授权期限为该决议通过之日至2002年12月31日;
重庆港九(600279):5月15日股东大会公告:同意授权公司董事会在1.5亿人民币范围内有权对外进行国债委托投资;
外高桥(600648):5月15日公告:与上海中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署委托国债投资协议,委托投资金额6000万元,委托期限:2002年5月12日--12月27日,年收益率10%。超过规定收益的增值部分为受托方的代理费,如实际收益不足10%,受托方将予以补足;
鑫科材料(600255):4月27日董事会公告: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长在10000万元额度内决定购买国债事宜。
……
或许最起初的本意都是好的,因为我们在上市公司入债市动机中见到最多的字眼是"为了发挥公司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投资国债以获取投资收益",但是刚平息下来的那一幕上市公司委托理财、尤其是到期回收本金的那个尾声实在太惊心动魄了,想想都后怕,不由得让人对上市公司今年的国债热情开始担忧,但愿这仅仅是杞人忧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