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新退市办法规定,暂停上市后第一个半年度公司仍未扭亏,交易所将直接做出终止上市的决定。这对连续3年亏损的上市公司无疑是严峻考验。请看———
6月14日,PT金田因连续亏损及会计师事务所对其2001年年报无法出具意见而被终止上市。在新的退市办法中,取消了PT制度,公司连续3年亏损,其股票即暂停上市。暂停上市后第一个半年度公司仍未扭亏,交易所将直接做出终止上市的决定。反之,如果公司实现盈利,可以按照办法规定的程序申请恢复上市。对于那些将连续三年半亏损的上市公司来说,中报临近,无疑是敲响了最后的警钟。那么到底哪些公司将受灭顶之灾,哪些公司将绝处逢生呢?下面我们针对部分暂停上市公司做一简单分析:
灭顶之灾可能降临谁家
1、ST生态(相关,行情)(相关,行情)今年第一季度季报显示,公司净利润亏损888.07万元。因经过年度审计,相关历史潜亏已核销,今年一季度,ST生态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36.78万元,主营业务利润亏损234.4万元,利润总额亏损1634.46万元,同比有所减亏。但因重组困难较大,扭亏可能难以实现,被终止上市的可能性较大。
2、ST海洋(相关,行情)自去年12月份以来,因对外担保涉诉遭到强制执行而导致财务状况严重恶化,虽经多方努力,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债务负担沉重以及体制和政策方面的原因,公司重组后至今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公司经营全面停顿,没有经营资金,也没有经营收入,而利息负担又非常沉重,如果在有效期限内债务问题,包括直接借款和对外担保的利息不能得到妥善解决,预计2002年中期将可能继续亏损,因而被终止上市的可能性较大。
3、ST宏业(相关,行情)截至2002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3511万元,所有者权益为—45458万元,第一季度净利润为—594万元,累计未分配利润为—70200万元。截至2001年12月31日实际对外负债及潜在负债共为72196万元。其中实际负债25823万元,潜在负债46373万元。从实际对外负债及潜在负债的数额来看,公司重组压力可谓巨大。目前尚无实质性进展,后市将面临着终止上市的风险。
4、ST银广夏自1998年至2001年期间,累计虚构销售收入104962.60万元,少计费用4945.34万元,导致虚增利润77156.70万元。1999年、2000年、2001年1—6月分别虚增利润17781.86万元、56704.74万元、894万元,当期实际亏损分别为5003.20万元、14940.10万元、2557.10万元。截至目前,公司银行贷款15亿元以上,年利息近1亿元,其它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4000万元。从目前情况分析,除非有政府或政策介入公司的重组工作,否则其重组前景将相当悲观。
5、ST银山(相关,行情)4月30日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债务重组方案,该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目前因该公司资产严重缩水、抵押和担保物不足等原因,致使公司资产重组工作仍无实质性进展,公司生产经营所需流动资金短缺,预计2002年中期仍将亏损。
哪些个股可能绝处逢生
1、ST北特钢(相关,行情)经过3月16日公司2001年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路桥集团正式入主北满特钢,成为第一大股东,控股38.96%,因为此次重组置换是采取净壳转让,这就意味着全新的优质资产进入北满特钢。未来北满特钢的主业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重组后的北满特钢将会打破过去8年沉闷的局面,将用盈利能力的迅速增强、资产质量的改善等特征来重塑企业形象。
2、ST东北电(相关,行情)自4月23日暂停上市以来,其生产经营及资产、债务重组进程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实现恢复上市,公司及有关各方做了大量工作。最大的举措是以1.5亿元的价格出售了非盈利资产————沈阳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100%的股权,有效剥离了亏损源。由于沈阳变压器资产总额17.86亿元,而负债总额为16.74亿元,净资产1.12亿元,此举不仅意味着公司每年将因此减少巨额的财务费用,而且还能获得一笔不菲的额外收入。公司1—5月经营状况良好,今年上半年扭亏可能性较大。
3、ST中侨(相关,行情)为了恢复上市连续出售了中侨物业、上海新海、无锡泰德三家子公司股权(部分股权变更手续未完成)。本次重组中产生的8959万元投资收益在2001年度未能确认。董事会及经营班子积极寻找机会实现产业转型,争取在2002年度实现主营业务盈利。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中国证监会授权证券交易所依法做出暂停上市、恢复上市和终止上市的决定,无疑是向国际惯例接轨的重要尝试,进一步体现了市场经济的法则————优胜劣汰,从而有利于中国证券市场进一步的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