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深沪股市继续上周以来的反弹,成交虽然放得不大,但是几天来成交量是递增的,反弹的动力何来?反弹能否延续?这是需要分析的。
一、年终建仓资金介入低价股和低价科技股
几个星期来的情况说明,从1353点当天起,已有资金在科技股,尤其是低价和偏低中价科技股上建仓。之所以把那些逢低吸纳的行为称为建仓,是因为上述热点反复出现,虽然轮炒,但底部是渐次抬高的。逢高出货与逢低建仓的重要区别在于对待成本上的态度,也在于升跌过程中的人气。出货时人气骤减,成交萎缩,这是熊市最后阶段的特征。
在科技股中,软件股票和行业特征明显的股票,诸如航空、航天、环保、医药等,最大的特点是低价和中低价具有无可置疑的吸引力。至于深市的低价股,多在4.5-8元之间,5-7元档次的有一定题材或有老庄的,或数月;前转增过的,特别有吸引力。
二、自救成了行业集体力量
券商及基金亏损已经不可逆转,但是,“年终最怕算账”,券商和基金一年来互相杀跌,“听见炮响就掉头”(看见跌停个股就出货)的情形,到了12月中下旬,也要作一番反省了。在平均股价不到10元的情况下,在5-8元股票俯首可拾的情况下,机构互相“残杀”的惯性思维逐渐转化为“共同自救”的行动。在盘面上上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个股越买越高,在11月份之前,许多个股一出现买盘就被主力故意砸下来。因此,有些个股越“热门”越暴跌。这种现象是熊市人人自危的特点,吸筹建仓的特点正相反,因担心别人抢盘而不愿意砸低,不愿意释放筹码和不愿意出货。当然,目前,上述情况不是初步的,成交说明一切。
三、技术反弹形态明显
技术反弹的最明确信号是在周线图底背驰下的日线强势,我们不难发现,日线图与K线双底是对应的,且成高低脚状态。此外,MACD的阳线区在扩大,DIF和DEA曲线靠拢后散发。这些都是显著的多头现象,少数人是很难操纵的。
当然,技术形态虽好,但成交放大得还不理想。熊市最怕超买。一旦超买,短线投机者就会急于出货,造成多翻空。不过,本周而言,还不需要担心那种情况出现。技术上表明,行情已越过20日均线,本周可望挑战30日均线,即1440点。
四、明年春节后或3月初有强力上升行情
按照波浪分析,自94年以来的上升行情,整整运行了7年(94年7月至2001年1月)84个月,调整0.23倍,相当于19个月,从去年6月(或7月)算起,19个月的终点在明年春节前。就是说,明年春节前结束调整,起动新的上升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