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国电影市场关注点由于太多集中在票房上,因而忽视了“后电影”产品开发这个至关重要的阶段,忽视了大众消费市场的组合开发。实际上,包括广告、外景地旅游开发、服装道具拍卖等后电影产品开发的收入,常常是电影票房收入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尽管我国对后电影产品开发起步较晚,但早期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电影工作者在这方面所做的耕耘和努力,使后电影产品在今天的确显露出了勃勃商机。上个世纪的80年代,作家张贤亮提出“出卖荒凉”,一个驿站,一些千年胡杨,就将荒凉、古朴、粗犷作为华夏西部影城的特色推向了全国。先是吸引了《红高粱》来此拍片,此后一炮打响,吸引得国内外剧组络绎不绝。今天,这座影视城由于拍片者的足迹,吸引了海内外观光游客已达300多万。
今年“五一”,老导演谢晋率当年电影《芙蓉镇》的主要演员重访外景地湘西永顺县王村。让他们大开眼界的是,当年穷乡僻壤的王村,正是因为《芙蓉镇》而迅速富了起来。昔日光秃秃的码头,如今已是宾馆饭店林立;昔日静悄悄的山寨,如今游客人山人海。当年剧组平掉自留地,挖了芙蓉塘,搭起“批斗胡玉音、秦书田”的木台广场,如今在这里挂起了大幅剧照,白天供游人参观歇脚,晚上表演土家族歌舞,举办篝火晚会。旅游收入从1986年的2万元增长到2001年的3300万元。就连王村3岁的孩子也会告诉你,王村能有今天多亏了电影《芙蓉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