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交易所将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对外发布上证180指数,以取代原来的上证30指数。那么推出上证180指数究竟意味着什么?下面是我们的看法.
一、上证180指数推出目标显然不是针对指数期货交易的标的指数,其目标应该是市场的基准指数。
指数期货交易的标的指数应该是一个包括两个交易所股票的统一指数,参与各方在这一点已经达成了高度的一致,而且据传上海、深圳两交易所都已经分别完成了统一指数的编制工作并进入试运行阶段。因此一个只包括上海股市的指数不可能成为指数期货的交易标的。我们推测,上交所推出180指数的主要目标是希望该指数成为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投资股票的市场基准,并成为衡量股票投资业绩的标尺,成为一些其它指数衍生产品(如指数基金、交易所交易指数基金(ETFs)等)的基准指数。进而使得上交所在两个交易所的指数体系竞争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结束30指数没人理的尴尬局面。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推出的180指数很可能是上交所正在试运行的统一指数的上海股票集合。因此上证180编制方法也很可能是上证所研制的统一指数的编制方法。我们甚至可以由此推出上证所统一指数方案中的全部股票集合(包括深圳股票)。
二、上证180指数将是一个过渡性指数产品,但它将对今年的市场行情产生比较深远的影响。
毫无疑问,上证180指数将是一个过渡性的指数产品,它最终将会被后来推出的覆盖全市场的统一指数所取代,但考虑到目前离统一指数推出应该还有一段较长的时间,那么在这个时间段里,上证180这个“统一指数的上海版”将肯定会吸引众多投资者的眼球,成为股票市场中广泛引用的指数,成为基金的业绩评价基准。特别是在“十六大”前后,上证180指数点位将成为管理层的调控目标。可以预见,如果市场在十六大前后真的有一波行情的话,那么上证180指数成份股将成为市场的主流品种,将成为一个热点板块。再加上以后相关指数基金的推出,也会增加市场对上证180指数成份股的需求。因此,上证180的成份股应该引起股票投资者高度重视。
三、上证180指数成份股权重第一次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计算指数权重,指数成份股的“杠杆作用”被大大弱化。
使用“分级靠档”方法来计算指数权重,是国际上一种流行的指数权重确定方法,国际上大多知名的指数公司都采用这种方法来计算指数的权重,其区别只是分级的档位多少而已。采取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那些流通股本较小总股本较大股票对指数影响,同时又可以有效减少由于指数流通股数量的变动而导致的指数权数的变化。据我们初步测算,即使是流通股比例只有11%,按照现行方法,以20%的权重计,对指数影响的杠杆效应也极为有限。因此,在上证180指数成分股中去寻找一些“杠杆股”来调控指数是不太现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