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这段时间持续的缩量调整,让众多机构处于十分矛盾的境地。你投入资金拉升一下吧,第二天成交量又会锐减,除非你不停地买入。招商银行(相关,行情)周一配售的1.3亿股上市,确实有不少机构介入,可周二该股交投快速减少,大资金在这样的市道中确实很难操作。
目前个股在拉升中放量,整理或者回调中迅速缩量的迹象明显,对想做多的主力机构而言,有点“孤家寡人”的味道。市场在清理完获利盘后,一定程度上的缩量是正常的,不可能让割肉盘在目点位大量涌出,如果大家心平气和面对这种局面,权当“调养身体”,或许能度过这段平淡的时间。但是总有部分多头机构在量小的时候试图做反弹,由于得不到其它主力的响应,往往昙花一现失利了,使市场在短暂兴奋后重归弱市。大多数人对量能的大小十分关注,如果不是相当一批机构“齐心协力”,大盘的总成交量是不会明显放大的。这样看来,由少数强势品种带动大盘的运作方式并不理想,不少机构自己消耗了资金。如果从大机构的角度看问题,手中已经有相当的仓位,在调整趋势明朗、市场不具备马上“扭转乾坤”条件的情况下,只能是顺势而为。试图在大盘下探过程中“人为拦截”,效果并不好,现在成交量大幅减少,表明许多机构也明白这个道理。
当然,一些庄家和融资机构还是比较顽强的,这样在调整市道中仍然有活跃个股,只是总的成交量偏小,市场参与者不多,行情持续时间很短。本轮下探的“合理位置”在哪里,这取决于许多大资金“互相博弈”的结果,不一定需要政策面出利好。考虑到大多数机构深陷盘中,估计在1600点附近,会有机构的主动性补仓动作,此时抛压与买盘可能“旗鼓相当”,多空较量可磨合出一个相对的底部区域。如果维持的时间长一点,部分外围资金看出苗头,也会慢慢加入多头阵营,成交量渐渐放大,市场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悄然转暖。现在看来“火候”还不到,因为调整时间不充分,大资金似还想马上动手。对目前的“地量”现象,不必大惊小怪。现在机构投资者日益增多,船大难掉头,不可能频繁杀进杀出,只能是“原地不动”。
今后股市的运行规律与已往有较大区别,一年中较长时间里成交会是“地量”,成交活跃期相对较短,这是机构博弈带来的必然现象。短期看大盘弱市格局不变,多方阵营尚未“联合”,大家要有较大的耐心等待相对低点的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