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两市大盘走出明显的反弹行情,向1700点以上的前期高点发起新一轮冲击。大盘的走强除了金融股、指标股和外资购并、资产重组板块的强势表现外,主力成功启动高科技股也起到关键作用。可见大盘的走强不能完全依赖于外资购并题材,也不可能单纯依靠大盘指标股,市场热点多元化将是反弹行情能够持久的重要条件。我们在对未来行情进行研判时,也一定要认识这一点。
反市场的操作思路
有观点认为,目前的市场环境只可能有局部热点,其中只有外资购并有较大机会。但是,毕竟外资购并不可能很快就形成燎原之势。同样,在股价已经大幅上涨以后,过分看好大盘指标股或180成分股也是不足取的,因为局部热点的孤军突进不利于吸引场外资金。
我们注意到,市场主力资金今年的热点挖掘采取的是“反市场操作”策略,常常在市场不看好的板块或热点上发力。如今年年初,银广夏(相关,行情)、ST九州(相关,行情)、深深房(相关,行情)、世纪星源(相关,行情)等“高风险”股票的报复性反弹正是在投资者对于“问题股”高度戒备的情况下出现的,成就了今年第一批大牛股。同样,六月井喷行情中的大盘指标股、金融股成为外资购并题材急先锋等等炒作,都是对市场预期的反向操作。本周科技股的反弹则也是主力资金“反市场操作”的杰作,机构资金还利用了投资者对部分高科技股业绩滑坡的担忧进行了一次杀跌洗盘,达到了“先弃后取”、出其不意的效果。
机构资金频频采取“反市场操作”,主要原因还是市场本身处于弱势,盈利难度提高,不采取非常措施就很难获得成功。以科技股的走强为例,正是因为多数投资者对其失去信心,才给了机构资金杀跌建仓的良好机会。即使如此,市场对于高科技股的强势依然比较谨慎,认为充其量反弹的力度会比较大一些,但很少有人对科技股行情表现出更多的乐观。也许正是因为大家依然不看好,不敢追涨,科技股未来如果走出更令人意外的行情就不奇怪,这正是反向操作的机构希望见到的。
逆向思维捕捉新机会
并不能因为本周高科技股的走强就认为市场热点将发生完全的切换,或者就认为高科技股具有大幅上涨的潜力,应该说市场的主流热点还是外资购并。但是热点的多元化应是未来行情演绎中值得注意的一个特征。市场热点表现出多元化和层次性,对推动大盘走出较大力度的上攻行情才有意义。市场热点一定要在主流的基础上有众多的支流,形成全面推高的局面。
高科技股走强的另一启示是,在投资者不看好的板块中还有可能出现新的有较大潜力的板块,比如近期同样受到较大打压的新股次新股就值得关注。实行全额配售发行上市的新股有18只,其中大多数个股走势都不理想,精伦电子(相关,行情)、宏智科技(相关,行情)、豫光金铅(相关,行情)、大连圣亚(相关,行情)以及宝钛股份(相关,行情)等都破位下跌,这些个股目前大多徘徊在相对低位,其中一定有部分个股成为机构资金逢低吸纳的对象。除此以外,还有传统意义上的资产重组板块,近期走势也比较疲软,连续两年亏损的个股并没有在重组的压力下有所表现,部分个股已经进行的股权转让也没有刺激股价走好,在沉寂很久以后能否再度走强也值得格外关注。
从大盘趋势来看,反弹行情将因为上档的压力而出现较大的反复,但市场趋于活跃将是没有疑问的,这将表现为市场热点的轮换和多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