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控股哈慈股份(600752)的郭立文成功将手中的股份变成人民币。10月28日,哈慈股份的大股东,哈慈集团董事长郭立文和赵力、郭子鉴将手中持有的最后39%哈慈集团股份转让给了哈尔滨盛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至此,上市公司哈慈股份的大股东哈慈集团的控制权已经从郭氏家族易手。 在将剩下的39%股份转让的前两天,郭立文已经与哈尔滨天业生态技术有限公司签定了《股权转让合同》,已经将手中哈慈集团61%的股权转让给了该公司。也就是说,从现在起,间接控股哈慈股份长达6年的郭氏家族彻底与哈慈划清了界限。 价格疑云 哈慈股份的公告里没有提及郭氏家族两次转让手中集团股权的价格,这就为此次电光石火般的交易笼上一层迷雾,尤其是郭氏将超过50%的集团股权转让给了一家被哈慈股份所收购的公司天业环保,实际上实现了天业环保对哈慈股份的间接控股。哈慈集团拥有哈慈股份48·03%的股权,是哈慈的第一大股东,控制了哈慈集团,也就控制了哈慈股份。 可以用迅雷不及掩耳来形容此次郭氏家族的变现过程,成功从一间效益下滑的集团出走,为郭氏家族带来多少现金收益,到现在人们尚不得而知。而记者就此事咨询哈慈股份证券事务部赵雪梅女士,她称,由于此次交易是集团的单方面行为,作为股份公司并没有义务在上市公告中提到哈慈集团股权的成交价格。 价格因素始终是人们对哈慈部分企业行为产业怀疑的主因,不管是收购天业环保还是收购当地药厂,人们都发现被收购方的资产在短期内被评估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如果说此举有套现的嫌疑,但公告中指出交易双方并没有关联关系。 因此在这次郭氏家族出售集团股份事件中,能够让人们捉摸到天业环保和郭氏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的,正是交易的成交价格。如果成交价格违背常理地高于正常价格,则意味着这其中很可能暗藏某种关系。 主业变迁 据行业分析人士分析,郭氏家族经过两次成功的套现,从哈慈集团抽身出来,有可能表示哈慈集团的经营状况已经到了一个相当危险的程度,同样,作为被哈慈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哈慈股份也面临着相当严峻的考验。 一位曾在哈慈集团从事高层管理工作的人士向记者透露,当年哈慈靠着哈慈五行针起家,但随着风潮渐退,郭立文将目光集中到了制药行业。直到现在为止,人们仍然认为,郭立文当时的眼光相当准确,哈慈集团当时收购了双鸭山市的双鸭山药厂,并在短期内铸造了一个惊人的品种健儿消食片,据说最高销售额每年达到了4个亿,但由于管理不善,这一产品很快夭折了。除双鸭山药厂外,安徽春风制药厂也被哈慈集团收购,但据了解,哈慈集团并没有投入资金对原来的药厂进行设备改造。 到现在为止,哈慈股份在药品制造方面仍没有一个真正成气候的品种,郭立文又将兴趣转移到绿色农业上。知情人士说,经营绿色农业产品,哈慈股份面临着一个体制上的问题,哈慈的农产品无法通过国家购销渠道进入市场,因此面临成本过高的问题。对于这一点,赵雪梅说,哈慈股份发展的绿色大米已经取得相当好的效果,目前年销售已达一亿,但目前绿色猪肉项目进展碰到保鲜问题,产品的储运问题必须得到解决,才能保证猪肉顺利进入市场销售,并降低成本。 环保产业是哈慈股份新近才关注的对象,在主业经过频繁转型后,天业环保对2002年的哈慈股份的中报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依靠天业环保实现的1600万元销售,哈慈逃离了中报亏损的命运。 权杖交出 赵雪梅告诉记者,新的领导班子,也就是天业环保方面派出的管理层已经到位,新的董事长好像姓赵,集团和股份公司的人事变动并没有对哈慈的日常工作产生什么影响。行业人士提醒股民关注哈慈股份的年报。 本报记者 陈随 哈慈股份前五大股东 股东 持股数 持股 名称 (股) 比例%哈慈集团16257557448·03涌金实业13000000 3·84长江证券10231080 3·02港杰实业20000000·59景博基金10000000·30 ■分析师观点 间接转让为哪般 郭立文此次转让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股权可能有三个原因: 首先,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转让目前尚没有形成一定标准,另一方面,上市公司股权转让要有详细的信息披露,而通过控股股东的股权转让达到控制上市公司的目的,则不需要有过多的信息披露。 其次,哈慈股份股权已大多被质押,至少在2002年3月,哈慈集团用于质押法人股就达到了12400万股,而其共持有哈慈股份的总数目也不过16257万股,股权的质押解押较为繁杂。 第三,受让法人股以控制上市公司,有可能达到30%这一要约收购的上限。 因此,通过受让集团公司的股权进而间接控制上市公司,可能代表着将来民营资本进入资本市场的一个新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