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假卡流入市场,VISA和万事达卡国际组织宣布取消天津生产两种卡片资格,为时一年。这是对中国迄今最严厉的处罚
天津环球磁卡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最近遇到了麻烦。据悉,VISA国际组织和万事达卡国际组织于上周五(8月9日)联合宣布:取消天津环球磁卡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这两种卡片的资格,为期一年。
两组织已经委派香港负责卡片安全的官员赴天津,本周一(8月12日)在天津监督查封和销毁天津环球磁卡留存的保密资料,主要是生产带有两组织标记的银行卡必须使用的防伪标志和签名条。
台湾假卡组织得手
据悉,这项工作的调查取证工作在两三个月前已经开始。调查取证工作是在相当保密的状态下进行的。上述两组织直接委派新加坡和香港的卡片保安官员来往于天津和香港之间,并没有通过两组织设立在北京的中国代表处。
几个月前,一张来自台湾某银行的银行卡定单,让天津环球磁卡有限公司无比兴奋,因为他们正在努力拓展海外业务。出乎意料的是,这个定单是台湾假卡组织假冒银行的名义发来的。天津环球磁卡有限公司未按照国际组织要求的步骤核实定单来源,即进行生产并发货,造成假卡流入市场。
据专家指出,银行卡生产的安全要求几乎与钞票一样,有非常严格的规定。按照国际组织的规定,卡片制造商在为定货银行生产卡片前,必须先将卡片的的照相底片寄给国际组织,国际组织审查后,发给准许制卡的文件和相关编号后,卡商才能制造样卡。样卡做出后,制卡商还要送几张给定卡银行;定卡银行打凸字后交国际组织,经国际组织认可并通知厂商后,才能正式投入生产。
目前,中国国内具备生产VISA和万事达卡资格的厂商只有六家,天津环球磁卡公司是第一家获得这一资格的厂商。据业内人士透露,这次的处罚决定,是VISA和万事达卡国际组织对中国会员实施的迄今最为严厉的处罚。
另一公司亦涉嫌在案
天津环球磁卡有限公司(“天津磁卡(相关,行情)”,600800)是中国惟一的卡类上市公司,也是天津市的第一家上市企业。这家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其前身是天津人民印刷厂。为加快发展,这家企业去年曾经制定了“五年计划”,即在5年内建成“百亿集团”,5年内收购美国最大的制卡商,成为全球最大的制卡企业集团。
天津环球磁卡有限公司也曾被《财富》论坛评为全球发展速度最快、最有潜力的企业之一,并且被上海亚商投资公司和《中国证券报》评选为50家最有发展潜力的公司之一。
但是,几乎是在制定五年规划的同时,天津环球磁卡有限公司也开始遭到一些新闻媒体的质疑。2001年8月,《证券日报》撰文“天津磁卡‘纸上富贵’?”,称“据天津环球磁卡的中报分析,其36124万元的主营业务收入里,向关联方天津环球销售就占了近2/3;利润则超过了其全部利润的2/3”。今年6月,《南方周末》又撰文称,“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天津环球磁卡去年年报难逃作假嫌疑”。据悉,上述这些质疑都是针对该公司非主营业务验钞机的。
此次天津环球的主营业务又遇到麻烦。《财经时报》曾电话联系到了天津环球磁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对方答复说“了解情况的领导不在”,至于领导能否接受采访,还需等待。
据悉,国内另一银行卡片生产厂家也被牵涉进同一案件中,但此消息尚未被证实。
敲响银行卡安全警钟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天津环球磁卡事件与目前国内银行卡经营的大环境有关。由于银行卡处于无序竞争状态,一些银行的银行卡采购权分散,发卡网点就可以自行采购。这导致银行卡卡片采购中越来越重价格、轻安全,卡片采购也价格越来越低。据说,目前的磁条卡价格已经从原来的每张2至3元降低到了目前的1.5至1.6元,这已经接近卡片的成本。
实际上,银行卡就是电子货币,其生产过程如同其他有价证券一样,需要非常严格的保安措施。据估计,银行卡成本中的保安费用一般占其总成本的10%左右。在国外的卡片生产企业,一般都有强大的保安部门负责卡片的安全工作。这个部门的重要性位列所有部门之首,一般直属于总裁管理。中国大陆的一些卡片生产企业在日趋激烈的价格竞争情况下,为了在销售中获得价格优势,有压缩卡片生产保安成本、轻视银行卡安全的倾向。
而另一方面,随着银行卡的普及,假卡集团的活动也越来越猖獗。台湾是亚太地区假卡活动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有的台湾假卡集团也瞄上了大陆的生产企业。此外,据说福建省泉州等地也出现了假卡集团,广东珠海也曾发生两起国际信用卡诈骗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