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20日,长江通信发布业绩预警公告,预计2002年度中期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净利润下降幅度在50%以上。
长江通信2000年底上市,2001年中期,每股收益即达到0.62元,成为两市绩优榜的“探花”。2001年全年结束时,长江通信在业绩排行榜中又是名列前茅,高达1.21元。如今,公司以如此快的速度即走下绩优“神坛”,使我们不得不对其经营情况重新审视。
往年业绩“靠他人”
年报披露,长江通信实现利润总额19786万元,同比增长122%。但是,公司主营业务利润仅5926万元,主业毛利只有15%左右,低于两市的平均水平,在扣除企业的经营费用后,主业产生的营业利润甚至呈现亏损状态。事实上,在上市当年,即2000年,公司在年报中就已暴露了这一问题。公司的利润几乎全部来源于投资收益,高达20967万元,同比增长153%。究其原因是公司参股25%的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具有的“惊人”的盈利能力。
长江通信1996年成立时,武汉市信托投资公司以其拥有经评估后的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25%的权益4855万元入股。1997年-2000年,该项股权投资为公司带来投资收益分别为5210、4572、5737、7980万元,合计为23499万元。4855万元的本金,四年内增长了近4倍。2000年底公司对长江光纤的投入累计达到28000多万元,2001年投资收益超过2亿元,年投资回报率超过70%
调整会计政策,增加账面利润
从2000年度起,公司对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的投资收益由成本法核算改为按权益法核算,并对以前年度进行追溯调整。成本法与权益法根本的区别在于,前者只有在参股公司派发股利时才能获得收益,后者则是按照股权比例直接分享参股公司的净利润。
因会计方法的变更,1996-1999年公司投资者收益共增加了14627万元。不过,采用权益法后,当期获得的投资收益将继续投入参股公司中,即所谓的“滚雪球"效应,并没有实实在在的现金回笼。2001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甚至出现负值。资产负债表显示,公司货币资金为24742万元。但年报披露,2000年底公司发行股票募集资金35460万元,至今仅使用12381万元。若扣除募股资金,公司可用资金并不多。
或许,正是由于现金不足使得公司派现力度与极为优秀的业绩显得有些不相称。年报披露,公司每10股派1.5元(含税)送2股。扣除税后,公司只是拿出1980万元现金回报投资者,占公司当年净利润的比例不到10%,占报告期可分配利润的比例只有6.6%。不过,这样的分配比例倒是与公司实际的现金情况相符。
投资收益大打折扣
2002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加了164%,但净利润却减少了86%。主要原因是报告期来自参股公司的投资收益只有900多万元,仅为去年全年的5%。如此,依靠第一季度仅贡献了292万元营业利润的主营业务,公司业绩下滑也就在所难免了。
公司在季报中对半年度报告的预测也有些自相矛盾:“预计第二季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继续得到增长……但是如出现光纤光缆价格继续下滑等因素将影响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盈利水平有可能使本公司2002年中期投资收益及净利润较2001年同期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现在看来,这种情况果然发生了。只是,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长江通信从参股公司获得收益采用权益法予以确认,即:获得利润累积继续投入该公司,实际上并没有任何现金收益流入上市公司。2000年、2001年产生的利润至少截至目前也只停留在账本上。而且,若其参股公司业绩继续下滑,上市公司的前景就有些令人堪忧了。看来,总看别人脸色,日子并不好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