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封闭式基金全线跌破面值,创出历史最低交易价,封闭式基金转开放式基金话题再次引起了市场的关注。保险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尽快将封闭式基金转开放式能够较好地保护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同时,也有利于基金业的长期发展。 11月中旬,基金指数跌破1000点整数关,在深沪市场挂牌的54只封闭式基金全部跌破了0.90元整数关口。最近两天虽然有所回升,但所有封闭式基金的平均折价率也仍然徘徊在9%左右。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胡立峰估计,近10个星期以来,54只封闭式基金已经“蒸发”掉超过100亿元的资产。 封闭式基金的严重折价对其最重要的持有人保险公司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目前,封闭式基金是投资渠道狭窄的保险资金的一条重要投资途径,但面对封闭式基金的大幅下挫,接近180亿元的巨额保险资金被困其中而束手无策。对此,一些保险业内人士强烈呼吁,封闭式基金转为开放式已事不宜迟。 太平洋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管理中心一位负责人表示,经过股市此一轮下跌,封闭式基金在二级市场上的价格大幅下降,使保险公司的投资大幅缩水,不少公司出现了好几个亿的投资损失。他认为,在封闭式基金的投资价值日渐萎缩的情况下,将其转为开放式可以减少保险公司的损失。 根据保监会公布的数字,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2262.7亿元,同比增幅达51.4%,超过了去年2109.36亿元的全年保费收入。在保费收入大幅增加的同时,如何使这些资金保值增值也成为令保险公司头疼的事。尤其是近几年推出的投资连结险、分红险等投资型险种对投资收益有较高的要求,更加大了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压力。 保险业人士认为,目前封闭式基金转开放式并不存在法律上的障碍。大部分封闭式基金在契约中都有“基金转型”条件的规定;而有关法规也规定,在50%以上基金持有人同意的情况下,封闭式基金可以转型为开放式基金。 虽然保险公司希望将封闭式基金转开放,但基金管理公司并不乐意这种转变。业内人士认为,封闭转开放给基金管理人带来的压力显而易见:由于大比例的折价,在转轨的过程中,可能给管理人带来巨大的赎回压力,这对于依靠基金规模提取管理费的基金公司来说甚至会有生存的危险。 一些从事保险资金运作的人士向记者介绍,近几个月来,几大保险公司就封闭式基金转开放举行了多次交流,希望能尽快促成实质性的转换。但他表示,基金管理公司对此事的态度不一,“封转开”的真正实现还需要基金公司的支持。 市场人士表示,基金管理人不能只为了提取管理费,而更应该加强对基金的管理和运作,以业绩来赢得客户。在持有人利益受损的情况下,管理人必须重视持有人的意见,将封闭式转为开放是当前最可行的一个办法。 保险业内人士认为,并不需要将所有封闭式基金都转为开放式,可以先试点把规模较小、管理较好的基金转开放。在封闭式基金转为开放式之前,管理人应该提前准备充足的现金以备投资者赎回。同时,在转开放以后,保险公司也可以继续支持基金公司,减轻后者的赎回压力。他们认为,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封闭式基金正逐渐失去活力,开放式基金将逐渐取代封闭式基金而成为基金行业的主流。把封闭式基金转为开放式,将更有利于我国基金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