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着成熟的股票市场、发展的基金市场以及新生的信托市场,作为一名普通的投资者,您会如何选择呢?
其实股票、基金、信托之间并非相互排斥,他们之间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目前国内的证券投资基金的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信托产品,其由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在税收、投资政策等方面享有散户、机构投资者没有的优惠。只是根据《信托法》以及《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目前国内的信托公司实施了信证分离,经营除了证券以外的信托业务,如受托经营资金信托业务,受托经营动产、不动产以及知识产权等财产和财产权。为了使广大投资者更好地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几点需要进行说明:
首先,投资者对于信托的私募性质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相对于股票以及基金,信托是面向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因此能够根据客户的特殊需求提供度身定做的投资服务产品。同时私募基金所需的各种手续和文件较少,受到的限制也较少。这也使得央行对于信托产品作出了限制,特别是不容许其在推出之前进行商业推介。
其次,信托的风险不容忽视。虽然理论上来说,信托的风险小于股票和基金,但是信托在资金封闭期间因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行业政策、地区发展政策等因素引起的市场波动还是不能忽视的。
再次,信托的赋税问题也是值得投资者注意的。对于信托的赋税问题,国家税务总局表示目前还在制定当中,而沪上的两家信托公司对于客户的建议是在税务总局没有出台任何条款之前,由客户自己纳税,但一旦有相关条款的出台,则按条款办事。如果真的对信托要征税的话,那么对于信托收益无疑将是一个非常大的影响。
对于信托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之后,下面一步就要考虑在股票、基金以及信托之间如何进行选择了。对于稳健的投资者来说,购买信托应该是一种不错的投资方式,目前信托的收益率一般在4%至5%之间,大大高于银行的同期利率。但是完全投资信托并不是理智的投资方式,由于诸多的不确定因素以及悬而未决的二级市场流通问题,因此在购买信托产品的同时,可适当预留资金购买一些开放式基金,使得保持现金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投资收益。
对于进取型投资者来说,在考虑股票和基金的同时,也可以考虑一下购买一些信托产品,根据《信托法》的有关规定,信托中的财产不再是客户个人的财产了。例如,一个客户将100万美元投入信托,并规定了他的孩子为唯一受益人,后来当他拖欠银行贷款时银行就不能用他投入信托的财产来抵消他的欠账(因为从法律上讲此客户已不再拥有这些财产了)。因此购买信托产品不仅可以获得稳定的收益,更可以避险。在进行个人理财规划时,不同的人由于家庭财力、学识、投资时机、个人投资取向以及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而有不同的投资组合,特别是风险承受能力是个人理财规划当中一个重要的依据。从风险承受能力大小来看,投资者一般分为五大类:保守型投资者、中庸保守型投资者、中庸型投资者、中庸进取型投资者、进取型投资者。上面介绍的两类只是其中的两个极端,一般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合理地分配股票、基金以及信托之间的比例,这样既可以使您的投资保值增值,同时也有充足的现金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