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4月底央行与世界银行共同举办的一次研讨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戴根有曾对市场表达过他对国债柜台交易的“个人意见”。他说:“我们不想在推进这件事上出任何问题。如果有人想在这里做什么事,例如恶炒一下,我想我们会有办法让他吃亏。” 事实上,为防止恶意炒作,管理层已经在银行国债柜台交易的整个方案中设置了多道“防火墙”。 首先,在期限品种的选择上,财政部煞费苦心。早先,在银行销售的凭证式国债均为3年和5年期的。据某商业银行负责债券工作的人士介绍,按照以往的经验,国债期限越短,越受市场欢迎。此次推出460亿元7年期国债品种(柜台交易代码:20006),事实上是防止过热。这是第一道“防火墙”。 第二道“防火墙”。是将20006国债柜台交易方案分成两部分:从6月6日到6月12日的发售期,只有财政部招标前分配给四大柜台交易试点银行的205亿元国债在柜台发售;其余的255亿元在6月17日开始挂牌交易后才能与柜台交易打通。这实际上将这部分债券变成了四家试点银行的“后备力量”,万一市场火爆,四大银行可以做市商的身份出面平抑市场价格。因为按照规定,四家银行必须在柜台上连续报价,在报价范围内必须接受客户的买卖。如果银行债券销售一空,可以停盘两天,到银行间市场筹集债券。 还有第三道“防火墙。不为外界所知的是,在20006国债分销期内,即使财政部分配的205亿元债券中,也有一部分可以由试点银行自行选择是否出售。根据方案,在分销期,如果市民购买踊跃,四大试点银行分配的基本承销额中,工商银行有10亿元,其他三家银行有5亿元可以不出售,而留待6月17日买卖开始后做市之用。
为了保证做市商连续报价,据说还有一个更进一步的后备方案。据悉,为防止银行间成员炒作,还有一条未成文规定:如果做市商在银行间债市以合理的价格无法买进债券,换句话说,如果有人把价格抬得太高,做市商可以要求财政部发行新的国债;如果暂时不能发行,做市商还可以请求出售已发行的国债。 应该说,有关部门对防止恶意炒作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财政部国库支付局副局长周成跃说,“恶炒”只有在人们看不清楚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我们从1996年开始发行7年期国债,每年都有同期国债发行,明年就会有到期循环的。目前7年期国债的平均收益率是2.1%左右,利率在2%左右都属正常,人们能看得很清楚。”因此周成跃认为,几乎可以肯定此次试点工作将顺利完成。以目前的利率水平,《财经时报》采访到的其他业内人士也普遍认为:“债券火爆的可能性极小。” “但是没有人可以打保票。”农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部的叶丽云说,“即使目前已经开户的情况也不能说明问题,因为可能有的人开了户并不去买卖,也可能有大户到上市前才去开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