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有三家公司不约而同发布公告称,收到了当地政府给予的财政补贴。上市公司作为地方政府眼中的宠儿,地方政府岁末年初给上市公司打“红包”已经成为市场惯例。毫无疑问,这些“红包”都是往上市公司脸上贴金的。 例如,中宝股份(600208)公告称,公司控股71%的子公司浙江允升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嘉兴南湖国际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控股90%)近日接到了嘉兴市秀洲区财政局给予该公司共计6141.25万元的财政补贴。此外,四川两家上市公司也同时发布了收到财政补贴的公告。蜀都A昨日公告,公司与控股企业———四川省艾普网络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网络数字视频监控系统”项目获成都市财政局划拨的贴息资金180万元。截至公告发布之前,公司已收讫了成都市财政局划拨的该笔贴息资金。渝钛白也同时发布公告称,为了支持公司钛白粉二期扩建工程建设,重庆市政府及重庆市巴南区政府对公司实施了贷款贴息补助,公司已于近日收到两级财政贴息补助金900万元。 此前,还有金融街和ST银广夏就分别收到了2000万元贴息资金和1500万元的财政补贴。特别是ST银广夏,2002年中期就是靠变卖资产和补贴收入才实现盈利的,到了年末又如法炮制,力保公司全年盈利,避免退市厄运。同样,渝钛白也是靠着多种政策补贴或减免才让公司扭亏为盈的。公司在2001年~2010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正因为如此,在2002年钛白粉平均销售价格较2001年同期下降的情况下,公司前三季度还实现了每股盈利0.083元。而年末再获900万元财政贴息补助金为公司全年盈利再打了一支“强心针”。 业内人士认为,地方政府年末给上市公司打“红包”是出于对上市公司的爱护,但是,这种父爱式的保护显然不利于上市公司的健康成长。而且,这种业绩的提升不具有可持续性,投资者应仔细察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