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已经开始呈现典型的“稳定”之特性,以横盘整理为主,沪市成交量自3月5日以来首度萎缩到100亿以下,显示大盘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中。进,市场能量显然已经已不够充裕。纵观近期行情,由于增量资金的不足,市场热点一直在部分次新股、中低价股、T类股和深市本地股中“原地打转”,新热点的缺乏使得行情难以进入新境界。大盘踏上1600点台阶后,新股扩容的节奏骤然加快,招商银行的发行还未结束,云南铝业、湘计算机(相关,行情)的增发又立马赶到,这对当前动量不足的行情更是雪上加霜;退,则有政策面“稳定”的要求,并且目前行情还不足以完成对去年行情的全面自救,更不足以满足今年行情“收成”的愿望,只是行情目前“有心无力”。
就未来中长期趋势来看,上述欲罢不能,欲行则难的相互牵制因素依然存在。周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发表了“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的讲话,其中提到要支持机构和个人购买股票,把民间资金集中起来,增加对企业和证券市场的投资等。此政策导向显示,未来的扩容规模小不了,扩容的步子也慢不了。虽然相应也有增加市场资金供给的举措,但任何增量资金入市首先要寻找到市场的“利”,因为市场熙熙攘攘本为“利”而来。就目前行情来说,增量资金大规模入市的“利”又何在呢?为什么各大基金经理人始终没有找到买入的理由呢?对市场来说除了“稳定”因素外扩容将是无条件的,而增量资金的进入则有前提条件的。两者相敌对,未来行情可能具有较好的稳定特性,但难有强劲度。从某种角度说,稳定的意义更多地体现在行情中,发展的意义更多地体现在扩容上。
在近期行情趋势上,受制于市场动量的温和,市场热点始终在老调重弹,以及在相互之间的“原地打转”。而在各热点的自身行情中,“甘蔗最甜的一段”无疑在前期走势中已经被消化,目前行情虽还没有完全达到全面自救的要求,也还有一定的预期空间,但其后续行情无疑已逐渐进入到了“残羹剩饭”阶段。所以,市场热点如不能产生新亮点,并得以顺利切换,则大盘将可能进入到迂回整理格局中。周五大盘继续低收在1757点的神光关键点之下,今明两天的神光关键点分别是1694点和1644点,由于周三的神光生命线出现小拐点,这预示着今天大盘收上了1694点的关键点,则行情将可以继续进击,否则将拉回并陷入到拉扯型整理走势中。显然,目前的大盘正处于不进则退的状态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