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工商银行了解到,2002年工商银行境内外合并实现拨备前利润(账面利润加提取拨备消化包袱)443.37亿元,比2001年增加103.84亿元,增长30.58%。其中,实现账面利润62.14亿元,增长5.63%;提取拨备并消化包袱381.23亿元,比2001年多100.06亿元。 2002年工行经营效益大幅提高是中国国民经济强劲增长,党中央、国务院加强金融管理的各项方针政策效果逐步体现的结果,也是该行资产质量持续改善、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的综合反映。近年来,工行坚定不移地走重质量效益、着眼做优做强的集约化发展道路,把质量效益放在经营活动的首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采取多种措施追求效益最大化。 一是实行真实性和谨慎性的会计原则,加速解决不良资产和财务包袱,使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趋于好转,资产质量好转又使利润快速增长,质量效益步入良性循环,该行在2001年拨备前利润增长2.54倍的基础上,今年又增长30.58%,为长期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实施收入结构调整,加快业务创新发展。工行以存贷利差为主的收入结构正在逐步改变中,银行卡、票据、电子银行、结算等银行服务收益业务强劲增长,2002年工行实现中间业务收入50.31亿元,比2001年多10.93亿元,增长 27.75%。 三是加强成本控制,节约费用开支。工行将成本核算延伸到全行每个机构、每个部门和每个岗位,对各项业务、各种产品、各个业务运作环节都进行成本控制,2002年工行38个一级分行、直属分行中,已有32家实现拨备前盈利,盈利面达到84%。 四是保证新增贷款质量优良,清收转化存量不良贷款。通过加快优质贷款的营销力度增加利息收入,2002年工行各项贷款新增2780亿元,净利息收入841亿元,比2001年增加115亿元,贷款收息率比2001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全年一逾两呆口径的不良贷款余额下降240.51亿元,占比下降3.28%个百分点,贷款质量对效益的正面影响迅速体现,2002年工行境内营业总收入达1578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