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 | 在当代企业家文化中创新转化儒商精神
研讨
儒商精神如何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有力的价值支撑?如何培育中国式现代化企业家精神?如何从民族特殊性上升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普遍性?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近日,“儒商精神与中国企业家精神”学术研讨会在上海财经大学召开,来自国内外高校、企业界60多位学者与企业家汇聚一堂,围绕儒学与儒商、新时代儒商精神与企业家精神、儒学国际化等重大问题展开热烈研讨。
原文 :《在当代企业家文化中创新转化儒商精神——“儒商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企业家精神”研讨会在沪召开》
作者 |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董必荣
图片 |网络
新时代儒商精神的出场
首先,儒商研究不是一种话语的研究,而是一种精神、文化的研究。上海市儒学学会会长、复旦大学教授吴震认为,近代上海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经济中心。从学术角度来看,将现代性的商业文化和精神,重新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中,将儒家精神与当代企业家精神结合起来进行学术研讨,应当是最近几年的学术新现象。当然在新时代中国,如何推动儒商研究,发扬中国的企业家精神,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发展,已经成为迫切的时代课题,值得高度关切。
其次,从儒商精神的发展脉络看,要从总体上把握儒家思想的要义,采用所谓“知识考古学”的方法显然不够,更多的是要运用思想史的方法。华东师范大学高瑞泉教授认为,从18世纪到19世纪商人的社会地位在上升。士商就是即儒即商,商是他的职业,儒是他的文化身份,所以是双重身份。近代中国商业通过抵御外部经济侵略而获得发展。中国的商人讲的利他不仅是利益他人,而且要有利于国家、社会。清华大学陈来教授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渗透了中华文化的宇宙观、世界观、价值观。君子化儒商对人生境界的要求较高,有着崇高责任感、救世济民的远大抱负;生活化儒商强调对家族的承诺,坚守节俭、勤劳、忍耐等精神。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要工作就是把传统儒商精神在当代企业家文化中创新转化。
最后,从儒商精神总体特征及意义分析。上海财经大学资深教授张雄从历史哲学角度论述儒家思想的价值意义,历史的“道”呼唤当代儒商精神在承载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基础上扬弃自身,推动历史发展。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历史灵性,在价值观上有鲜明的实践性,追求内省、和合、崇高、秩序,追求知行合一、家国情怀、心灵世界的意义,是华夏文明优秀基因,潜移默化影响着炎黄子孙的生存方式乃至做事做人的行为准则。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理事长国承彦认为,儒商精神植根于商业伦理道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合则共赢、生财有道的价值理念,诚实守信、源自善行的行为规范,自强不息、创新求变的进取精神,义利兼顾、乐善好施的道德境界,济世利民、为国尽忠的家国情怀。华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杨国荣则强调实践的儒家思想,儒学发展过程有三点和现代工商业发展有关联,一是注重普遍之利、共同之利;二是注重诚信,中庸把诚信作为其核心概念;三是注重人道,人道高于权利,内在意义就在于肯定人的价值,能保证社会和谐发展。中山大学黎红雷教授提出,新儒商是现代的工商企业家,是现代企业的治理能人和热心社会公益的慈善好人。因此,新儒商是传统儒家文化的继承者,更是现代新工商文明的创作者。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企业家精神
新时代呼唤着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孔庆然认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党的领导至关重要。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八个字:仁爱、诚信、责任、进取。
首先,如何定义企业家精神,涉及一个民族的精神与文化。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教授认为,企业家精神是指企业家在实践活动中所遵循的基本价值观,包括冒险精神、坚毅精神、使命感以及创新精神等,中国文化要求把做人和做事、成功与成德统一起来。上海市儒学研究会儒商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民营企业家丁兴才认为,企业家精神有两种,一种是西方的,一种是东方的,后者就以儒家文化为主。中国企业家精神的核心首先是利他,即利国利民,追求的是共同富裕,这是更为人性化、社会化的价值观。
其次,如何理解道与术、体与用?如何对待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这也是认识中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关键所在。上海财经大学朱璐研究员从杜维明对儒商的研究与定义出发,提出两种类型的儒商:一种儒商是自觉践行儒家思想的价值观,他们既读四书五经,又手拿算盘从事营商劳作,既诚信地经营,又诚实做人。另一种儒商是不自觉地运用儒学价值观经商的人,他们离经书远一点,离算盘近一点,是受儒家思想文化熏陶,以集体无意识的不自觉的习俗方式,通过读书学习、家族家规训导,实现儒商经营价值观的商人。上海财经大学刘静芳教授认为,儒家至德是从道而来的,儒家的道是中庸之道,最高的德是从中庸之道来的,中庸就是无过无不及,其最终边界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企业家精神的第一条就是万物并育,第二条就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即发展经济的同时又坚守市场规则。
儒家思想的国际化研究
一个思想首先是民族的,然后才是世界的,近年来海外孔子学院发展迅速。儒家思想本身包含着兼济天下的胸怀,本次大会吸引了许多海外学者参会,他们的发言聚焦儒家思想在亚洲的传播及影响,这为丰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提供了依据与佐证。
儒商走向世界离不开重要历史人物的作用。马来西亚南方大学原校长祝家华教授以陈嘉庚为例指出,新时代的儒商要走向世界,应该经历由经济人到文化人再到生态人的转变。日本SBI大学学院教授细沼蔼芳详细介绍日本商界之父涩泽荣一的经营哲学,突出其“论语加算盘”思想的当代意义,为我们进一步认识“东亚模式”提供了新视角。马来西亚拉曼大学教授郑文泉的报告主题为“从商、儒的角度重估张煜南的儒商成就”,重点介绍了华商张煜南在马来西亚经商的心路历程。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互相成就。儒家思想作为人类“轴心时代”的代表,本身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就占据重要地位。习总书记提出“第二个结合”是继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又一次理论飞跃,将成为今后我们进一步推进中华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指导思想。而弘扬儒商精神、塑造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对我们构建新发展格局、践行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865期第3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本期责编:王立尧
拓展阅读
企业儒学:儒家思想的现代转化 | 社会科学报
人类儒学:当代儒学创新发展的重要向度 | 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