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是工业体系的毛细血管;中小企业有灵气,有活力,善于迎难而上,自强不息,是产业数字化转型中的轻骑兵。”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总经济师、工业和信息化部原中小企业局副局长叶定达在2023工博会数字化赋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中掷地有声地说道。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总经济师、工业和信息化部原中小企业局副局长 叶定达
该论坛以“数字赋能 融链发展”为主题,由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专精特新专委会主办,《商业评论》提供独家媒体支持。
01
乘政策东风:批量推动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政府每年都在出台相应的政策,从顶层设计到重点任务到保障措施,全面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2022年,工信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财政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2023年8月30日,上海市浦东新区通过竞争性评审,成为全国首批试点的30个市(区)之一。
在“数字赋能 融链发展”论坛上,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夏玉忠分享了新区作为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的先行经验和优秀做法。
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夏玉忠
针对企业普遍存在的“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转型难题,浦东新区政府倒推问题根源,梳理了生物医药、高端装备零部件、电子信息设备三大领域的不同类型问题和五大痛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造和提升。
为了便于企业借鉴行业标杆的优秀经验,浦东新区打造了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库,在固化各行业优秀做法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和迭代。
浦东新区还依托专业机构,组织专家团队对遴选出的数字化服务商开展培训,由这些优质服务商深入企业现场,开展数字化诊断,提出“一企一策”的优化和改进建议。
对于生物医药企业,浦东新区采取了“产业集群+区域+行业平台”的模式,不是一家一家企业去解决问题,而是一批企业、一个区域整体提高,见效快,效果也好。
而对于高端装备零部件企业,浦东新区则采取了“链式转型”模式,围绕链主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一起转型。
例如,中国商飞公司作为链主企业,可以带动全国几百家供应商跟着它一起开展数字化转型,因为不转型,供应商就无法再继续提供配套服务,丧失了生意机会。
02
破实际难题: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误区
尽管政府在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但中小企业在实践中还是会遇到很多实际困难和挑战,而行业标杆企业的示范引领就显得尤为重要。
论坛上,《商业评论》主编颜杰华与上海马勒热系统有限公司数字化管理官、上海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讲师王士昊进行了一对一的深度对话,剖析了马勒热系统公司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踩过的坑和积累的经验,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中肯、实用的建议。
《商业评论》主编颜杰华与上海马勒热系统有限公司数字化管理官、上海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讲师王士昊
企业数字化转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标准化、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马勒热系统公司是最早一批响应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企业之一,在2013年开始导入当时流行的ERP系统,结果发现流程变复杂了,管理反而更难了。原因就在于,它跳过了标准化这个阶段,导致后面工作的效率极差。因此,王总忠告企业高管,数字化转型中,标准化永远是第一步。
为了弥补跳过标准化阶段导致的数据质量问题,马勒热系统公司总共花了三年时间来梳理1200多个流程和66个对应标准表单的相关数据。
颜主编指出,在《商业评论》曾经刊登过的美的数字化转型案例中,美的公司同样也花了近三年时间才把6套运营系统的流程、数据给统一起来。因此,中小企业对于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工作准备难度和时长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对于中小企业,尤其是刚刚起步的中小企业,王总建议它们直接进行数字化搭建,而不要先考虑转型,将部分原始数据想办法录入到系统,而不是转过去,因为这个转的过程非常漫长和困难。中小企业可以从搭建开始,逐步学习企业数字化管理的逻辑。
数字化转型除了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之外,还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对于资金有限的中小企业,王总建议不要贪图大而全,而是利用市场上的SaaS平台,从小功能起步,对症下药。比方说,企业现在的重点是做市场,暂时就不要去考虑生产端的管理软件,而是先试行市场管理的软件。
这个观点引发了颜主编的共鸣,他介绍了《商业评论》10月号杂志中的一篇文章《中小制造企业:试试数字化“轻转型”》。在这篇文章中,上海大学马嘉萌教授提出了轻量级数字化转型,在不改变企业核心业务流程和业务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数字技术和工具,提高业务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改善客户体验。
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文件、通知,对于加大数字化建设力度的决心昭然可见。政府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围绕产业链,把人才、资金、技术、政策、配套服务的相关平台搭建好,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其他则交给市场。
作为一家长期致力于提供中国商业环境下有效管理方法和案例,帮助中国企业解决管理问题的媒体,《商业评论》在数字经济时代,凭借案例开发的既有优势,拓展了整合营销、培训咨询等综合性服务,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贡献一己之力。在此,《商业评论》也期冀中国的所有企业抓住这一时代契机,学习行业标杆的优秀经验,走上数字化发展的快车道。
- End -
点一下,让我知道你“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