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新闻 - 工商 - 娱乐 - 体育 - IT - 求知 - 时尚女人 - 免费邮件 - BBS | |||||
请输入股票代码 | 代码对照 实时行情 软件下载 外汇牌价 |
![]() |
|
![]() |
新股分析:浦东发展银行 一、新股发行的背景分析 从银行业的竞争环境看,目前的商业银行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压力:一是竞争主体增多。目前,国内除了国有商业银行外,设立了十多家商业银行,城市合作银行也正在纷纷组建中,同时,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渐开放,外资银行也不断涌入,并将在更大程度上获得国民待遇。二是竞争力度增强。原来的同业竞争以增强资金实力为目标,核心内容就是扩大市场份额。现在的同业竞争则以增强综合实力为目标,核心内容除扩大市场份额之外还有新业务品种的开发、服务设施的改善和服务质量的提高,等等。三是竞争广度扩大。同业竞争已从国内银行业务、本币银行业务领域延伸到国际银行业务、外币银行业务(包含离岸银行业务)领域。竞争力度的加大,要求银行不断谋求自身的发展,而扩大资本规模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二、 公司印象 1、 资产规模 1999年6月底,公司的总资产达873亿元,在新兴商业银行中名列前茅,远高于深发展的387亿元的资产规模。就净资产规模看,则深发展的规模大于浦发展,前者为39亿元,后者为38亿元。 通过发行新股之后,浦发展的总资产和净资产规模将进一步提高,其中,净资产增长的幅度更加明显:由于募集资金高达39.5亿元,使其净资产增加1倍多。 2、 股本规模 发行新股之前,公司以20.10亿元的实收资本在新兴商业银行中名列第二,仅次于华夏银行的20.84亿元。发行新股后,总股本将达到24.1亿元,名列第一位。而深发展的股本为15.52亿元。 但浦发展的流通股本规模只有4亿元,小于深发展的10.72亿元的流通股本规模。因此,从二级市场看,浦发展的股本规模并不大。 3、 存贷款规模 浦发展的存贷款规模在新兴商业银行中名列第三,分别为731亿元和494亿元。而深发展的存贷款分别只有312亿元和238亿元。 从存贷比例看,浦发展只有65%,低于中国人民银行设定的不得高于75%的监控指标,而深发展的这一指标为76%。因此,在存款规模不变的情况下,浦发展的贷款规模有进一步扩大的余地,而深发展则无法扩张。 此外,浦发展的中长期存贷比只有35%,远低于中国人民银行设定的不得高于120%的监控指标,说明浦发展的中长期贷款规模很小。 4、 资产质量 反映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重要指标是逾期贷款比例。浦发展的逾期贷款比例为10.07%,而深发展的这一指标高达21%,从这个角度看,浦发展的资产质量好于深发展。 5、 盈利状况 浦发展的净资产收益率在同业中排名第一,1998年为25。78%,1999年上半年为13。18%,而深发展在1998年和1999年上半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0。79%和6。15%。还需指出的是,浦发展在近三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一直高于20%,体现了极强的盈利能力。 此外,浦发展的收息率也在同业中排名第一,说明其贷款质量不错,利润的水份较少。 6、 财务状况 1999年6月底,浦发展的资本充足率只有8.88%,远低于深发展的20.72%,但尚符合巴塞尔协议规定的8%的底限。不过,由于资本充足率低,限制了公司资产规模的扩张。发行新股后,将大幅提高公司的资本充足率,预计1999年底的这一指标为19%,从而为公司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目前,浦发展的权益比例也较低,即资产负债率较高,为95.6%,而深发展只有89.9%。 从上述两点可以看出,浦发展在财务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资本金上,但随着新股的发行,公司的资本将大大充实。 此外,在现金流方面,尽管浦发展的营业活动现金流表现为净流出15亿元,但其体现利润状况的现金流则为净流入10亿元,只是因为存贷款等流动资金的变动而导致了营业活动现金的净流出。 三、 关于募集资金 对于第一项用途,在所必然。 对于第二项用途,有必要进行分析――必要性在于浦发展会否因此而降低了盈利能力。首先,从浦发展的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看,发行新股并购买12号大楼后,这一比例仍只有2.07%,而深发展目前的比例为3.3%,可见,浦发展的固定资产比例并不高。其次,浦发展目前租用12号大楼的成本较高,购买大楼能降低成本。因此,购买大楼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 对于第三、四项用途,是符合当今银行业发展潮流的:通过银行电子化以占领市场份额,通过收购兼并以迅速扩大规模、进入新的市场。 因此,募集资金的用途比较科学,资金比重安排也很恰当。 |